-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种子活力与生物膜的研究现状_杨永青.pdf
植物学通报 2004, 21(6): 641~648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综述与专论
种子活力与生物膜的研究现状①
杨永青 汪晓峰②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 北京 100083)
摘要 种子活力与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活力高的种子,膜结构比较完整,在吸水时,膜系
统恢复的速度较快,并且修复的较完善。研究表明,超干和引发处理可使膜结构得到保持与修复,很多
2+
种类的物质参与了膜结构的保护,例如可溶性糖、蛋白质(包括酶)、两性分子、Ca、多胺及其他非酶
促自由基清除系统等,保护物质协同作用,稳定膜脂及膜蛋白的结构,保持膜系统的完整性,使膜功能
得以正常发挥,强化了种子活力。
关键词 种子活力,生物膜,结构,功能,保护物质
YANG Yong-Qing ② WANG Xiao-Feng
( , Beijing 100083 )
Abstract
,
be improved.
Key wordsSeed vigor, Biomembrane,
种子是植物遗传信息的载体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目前
评价种子品质优劣最重要的指标是 “种子活力”(Aquila,1994),它是指种子的健壮度,包
括发芽速度、整齐发芽的潜力、生长潜势和生产潜力(陶嘉龄和郑光华,1991)。种子活力在
种子的发育过程中形成,通常在生理成熟期达到高峰。自种子成熟后,便经历活力下降的不
可逆劣变过程。劣变速度除了受基因控制之外,采收、贮藏以及播种等条件对其活力也有十
分重要的影响。
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培养基金资助。
②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wxf801@
收稿日期:2003-06-16接受日期:2003-11-24责任编辑:孙冬花
642 21(6)
自1953年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设立种子活力委员会以来,世界各国都把种子活力作为研
究重点(汪晓峰和丛滋金,1997)。我国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子活力的研究。人们发现
膜结构的完整性是种子活力的基础,当种子老化或劣变时,膜透性增加甚至解体,同时伴随
膜功能的丧失(Buitinket al.,2000),并且膜系统的破坏会加速种子活力的丧失(Bewley,
1984)。超干及引发处理可以使膜结构得以维持,种子活力能够保持和强化。在对种子的处理
中,有关物质代谢及其生物膜体系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生物膜组成及物相变化研究
较少。生物膜的结构、功能与种子活力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在种子的贮藏和萌发过程中,研
究种子生物膜的特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1 正常及劣变种子膜体系的特点
种子膜结构的特点与其含水量密切相关。当种子含水量较高时,生物膜排列成完整的双
分子层。在生物膜形成双层结构的过程中,水起着重要作用(Hoekstraet al.,2001)。由于水
是极性分子,在膜两侧的水分子与磷脂的非极性尾部发生疏水相互作用,使生物膜的极性部
分向外,亲脂部分向内,形成双分子层结构。生物膜体系的完整性基于极性头部与非极性尾
部的整齐排列,从而保证了生物膜功能的正常发挥。当种子含水量下降时,水分子与磷脂的
相互作用逐渐减弱,磷脂的空间构型发生转向,脂的连续性不能保持,此时磷脂的空间构型
的假设是磷脂分子呈放射状排列,极性头部向内,亲脂的尾部向外(Hoekstraet al., 2001)。
Simon(1974)认为干燥种子的膜体系呈六角形结构,虽然不是用种子的膜磷脂作为材料,但是
为较多人所认可。当种子吸水时,膜结构又恢复原状(郑光华等, 2001)。在吸水过程中,膜
上的磷脂分子都要进行重新排列形成双层结构,在膜物相调整的这段时间内不可避免地要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