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雷雨、冰雹、龙卷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雷雨、冰雹、龙卷风

第十一課: 雷雨、冰雹、龍捲風 I. 前言: 每年三、四月起當氣溫逐漸升高,氣象報告便頻頻傳來雷雨特報,雷雨中偶而夾帶著冰雹與龍捲風。台灣春夏之雷雨常帶來超多雨量造成水災,落雷每年常達一、二萬次。美國每年內雷擊更達四千萬次之多,雷擊與龍捲風造成的傷亡也時有所聞, 因此本章要來探討雷雨、冰雹、龍捲風等等由氣象造成的自然災害。 II.雷雨 1. 定義: 雷雨 (學名稱雷暴)一如其名涵義,為一塊或一群產生雷擊、閃電或大雨的厚雲,有時也會造成冰雹與龍捲風。 成因: 雷雨源自於溫暖潮濕的空氣上升,所以雷雨盛行於熱帶海洋氣團、山區或來自鋒面風暴, 茲說明如下。 (a) 鋒面雷雨: 由鋒面所造成的雷雨稱為鋒面雷雨,即前述鋒面風暴表現的一種形式,鋒面雷雨的形成是因為暖溼空氣被鋒面抬升,引起強烈對流而產生(圖11.1) 。雷雨常出現在鋒面附近,其發生時間並無一定,可出現在白天,亦可出現在夜晚,前述台灣春夏之際的梅雨,就是一種鋒面雷雨,常帶來豪雨。民國94年「六一二」水災嘉南地區受到嚴重損害即為一例。 (b) 氣團雷雨: 由熱帶海洋氣團所造成的雷雨稱為氣團雷雨(圖11.2) ,主要是由於地表的熱輻射造成,時間多發生在夏天午後,當溫暖潮溼的空氣受熱上升,在高空遇冷凝結成厚的雲層,並形成局部氣流的不穩定,即發生雷雨。這種雷雨多為局部且短暫,造成的災害不如鋒面雷雨嚴重。例如美國的佛羅里達州雷雨很頻繁,居全球之冠,每年死於雷擊有十數位之多,即因一年四季溫暖並四週環海,而有利氣團雷雨的形成。 (c) 地形雷雨: 由海上來的氣流遇到山脈被抬升,其所帶來的水氣在高空遇冷凝結成雲,在山麓處降下豐厚雨量。台灣夏季西南氣流由海上帶來的水氣,受到中央山脈的阻隔,在山區容易造成地形雷雨。 3. 雷雨的分類與發展史: 雷雨可由其危害程度或由其構造加以分類;例如美國的國家氣象服務中心(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NWS) 定義劇烈雷雨(severe thunderstorm) 為風速超過58哩/小時,或冰雹直徑達0.75吋以上,或產生龍捲風(圖11.3)時。 雷雨的劇烈與否決定於它的構造。雷雨的基本構造單元為胞體(cell) ;一個雷雨胞(或雷雨胞)為一塊密集的雲層其中有強烈垂直上升氣流。一般將雷雨胞分類為單胞雷雨、多胞雷雨、颮線與超級胞雷雨(supercells) 等四種;一個單胞雷雨大小約幾公里,維持最多約一小時, 超級胞雷雨則直徑較大並可維持幾個小時;茲略述各種雷雨胞並其生命發展史。 (1) 單胞雷雨(Single-Cell) : 是單獨一塊的雷雨雲,是一般胞(對流性雷雨胞) (Ordinary Thunerstorm)的一種;單胞雷雨存在為時甚短(約一兩小時)且為局部範圍,它的生命史可分為三個階段 (圖11.4): (i)積雲期: 在此時期內,胞體向側方成長,從直徑二、三公里發展至八、九公里;垂直方向至八至十公里。雲頂處上升氣流最強,溫暖而強勁的上升氣流阻止了冷凝水滴的降落。 (ii)成熟期: 當雲內水滴和冰晶增長到上升氣流無法支持時,即開始降雨或下冰雹,這時雷雨胞達到成熟期(圖11.5)。由於降雨及部分較冷空氣的滲入,局部胞體內醞釀一股強烈的下降氣流,但雲頂部分的上升氣流仍很強勁。成熟期是雷雨最強時期,閃電頻頻發生,亂流最劇烈,若有冰雹也在此時發生,成熟期約維持15至30分鐘。 (iii)消散期: 當下降氣流幾乎佔了整個胞體,因下降氣流阻斷了上升氣流,降雨逐漸減少;最後下降氣流也逐漸消失,只剩下閃電,而雲也開始瓦解(圖11.6) 。 (2). 多胞雷雨 (Multi-Cell Thunerstorm): 大部分常見的雷雨均來自多胞雷雨 ,多胞雷雨是由幾個單胞雷雨所合成; 也就是說, 當一些單胞雷雨正逐漸消散時, 其他的單胞雷雨正在成長中;如圖11.7-9所示,當一個單胞雷雨正消滅時, 因氣流的擾動, 帶動另一個單胞雷雨的成長。 (3). 颮線(Squall line)與乾線(Dry Line): 雷雨也常發生於颮線與乾線。 颮線,是雷雨推移線,就是一連串有組織有系統的雷雨胞,以排成一線的方式前進,通常是乾空氣與冷空氣相碰撞,例如圖11.10 雷達影幕上顯示美國本土一道強烈的颮線, 從密西根的底特律一直到德州的休斯頓附近;圖11.11是梅雨季節台灣附近的一道颮線。颮線是一道風暴線,通常都是雷雨,帶來強風豪雨,高度可達九千多公尺,範圍數公里,但有時可長達數百公里甚至數千公里。颮線通過之後,風雨立趨緩和。颮線常發生在天氣較為濕暖的春夏交接之際。 雷雨也可發生在乾線附近,所謂乾線是一個分別潮濕氣團與乾燥氣團的邊界, 是一條在水平方向濕度有很大落差的狹窄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