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共空间与政治公共领域_我的两个思想主题的生活历史根源_哈贝马斯
5
·哈贝马斯诞辰 80周年专题 ·
[编者按 ] 2009 年 6 月 18 日是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 80 周年诞辰 。他的思想在
当代影响深远 , 中国学界颇为关注 。这里我们首先刊发哈贝马斯 2004 年 11月获得 “京都奖 ”时
的答谢词 ,文中他较详细地说明了自己的生活历史和理论发展的关系 。我们还刊发两篇研究哈
贝马斯的文章 。童世俊教授从哈贝马斯学习概念和他的批判理论关系的角度 ,强调了学习概念
的重要性 。曹卫东教授依据最近苏尔卡普出版社为庆祝哈贝马斯诞辰出版的 5 卷本 《哲学文
集 》进行研究 ,力求系统理解其思想脉络 ,在语言、交往与哲学紧密关联的框架中 ,对哈贝马斯哲
学思想进行逻辑进路说明和文本关系梳理 。我们以此表达对哈贝马斯诞辰 80周年的祝贺 。
公共空间与政治公共领域
———我的两个思想主题的生活历史根源
哈贝马斯 (德国)
[中图分类号 ]B0 -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2 - 8862 (2009) 06 - 0005 - 06
实话说 , 让我用通俗易懂的话讲讲我人生道路上对诸位有启发的经验 , 面对这样的要求 , 我着
实觉得有些尴尬 。稻森泉 ( Inamori) 主席让获奖者 “谈谈你 自己 ”——— “告诉我们你是怎样度过难
关的 , 当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 口时 , 什么东西在指引着你 。”一般说来 , 哲学家与外在事件联系不
多 , 而外在事件更多见于大众传媒 。因此 , 请允许我从公私关系这个 问题入手 , 讲讲我在私人生活
中所遇到的障碍 。
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公共领域 , 可以让我讲得更清楚一些 。在今天这样的传媒社会里 , 公共领域为
那些成功人士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公开表演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吸引眼球和追求知名度 。为了在大众
传媒中引人注 目, 明星们付出了混淆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代价 。参与政治讨论 、学术讨论或文学争
论 , 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 因为它们追求的是对一个主题的理解 , 而不是为了展示自我 。这里的公
众不是由观众和听众构成的空间 , 而是由相互问答的发言人和受众所构成的空间。他们关心的是交换彼
此的理由, 而不是吸引目光 。参与讨论的人关注的是同一件事情 , 他们对私生活似乎漠不关心 。他们不
需要谈到自己。公私领域的界限不是模糊不清 , 而是彼此互补 。
以上所述或许可以说明 , 作为哲学教授 , 我们在课堂上讲授亚里士多德 、托马斯 ·阿奎那或康德
时 , 为什么对他们的生平介绍一般都会很简略 , 只限于交代清楚他们的生卒年代和生活经历 。哪怕是哲
学家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插曲故事 , 也都是隐藏在对他们观点和论证当中。哲学家的生平并非传奇故事
的题材 。他们所留下来的 , 最多是一种富有创新意义和独特意义的思想 , 其中的谜团让后人反复琢磨 。
本文是 J H aberm a s教授于 2004年 11月 11 日荣膺 日本 “京都奖 ”的答谢词 , 原载 《在 自然主义与宗教之间 》
( )
Zw ischen N atu ralism u s und R eligion, Frankfu rt am M ain, 2005, 第 15 - 26页 。 本文得到作者授权和推荐 ———译者注 。
6 《哲学动态 》2009年第 6期
在我们这个领域里 , 我们把那些其著作在当代依旧有着重要影响的思想家称为经典思想家 。经典思
想家的思想犹如火山的灼热内核 , 生平简历犹如层层累叠的火山灰 。这就是昔 日的那些伟大思想家
留给我们的形象 , 他们的著作经受住 了时间的考验 。相反 , 我们这些依然健在的哲学家 ———当然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