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喉神经内分泌癌诊断及治疗
喉神经内分泌癌诊断及治疗【摘要】目的:了解喉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国内外相关病例,了解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效果等最大限度的减少漏诊和误判。
【关键词】喉神经内分泌癌;诊断;治疗
【中国分类号】R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78-02
1、引言
喉神经内分泌癌(1aryngea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是近20年来才被认识的一种类型喉癌,国内外分类是根据组织学形态表现分为四个类型,典型类癌( 类癌或高分化NEC) 、非典型类癌(中分化NEC或大细胞NEC)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低分化NEC) 和嗜铬细胞瘤。根据肿瘤来源不同, 把典型类癌、非典型类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归类为上皮源性肿瘤, 嗜铬细胞瘤归类为神经源性肿瘤。显示有神经内分泌分化以及肿瘤细胞内有粘液物质产生的肿瘤又叫双向分泌癌。
2、临床资料
病例1,男,42 岁,因“咽部不适1年”入院。喉镜示: 会厌偏左侧新生物。CT示: 会厌左侧软组织密度影。行“肿瘤及部分会厌切除术”。术后病理: 喉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 NSE( + ) , CD56 ( + ) , CgA ( + ) , Syn 部分细胞( + ) , ki 指数约5 %~7 %。
病例2,男,60岁,因“持续性声音嘶哑7月,右颈肿物30天”人院。有吸烟史20-30支/天×35年。会厌喉面结节状肿物,约1.8 cm x 2.0 cm,灰白色。右颈Ⅱ区均可及肿大淋巴结,大小约1.0 cm x 1.0 am,质中,活动可,界清,无压痛。术后病理示:神经内分泌型小细胞癌伴颈淋巴结转移。CK (+),NSE(+),CgA(-),Syn(+),S~100(-),CD(+),EMA(+),LCA(-)。
病例3,女,44岁,因“双颈肿物4月余”人院。会厌喉面游离缘菜花样肿物,边界欠清。左、右颈Ⅱ区均可及肿大淋巴结,大小分别约2.0 cm×3.5 cm、1.5 cm×2.0 cm,均质硬,界清,活动,无痛。术后病理示:神经内分泌癌(非典型类癌)伴颈淋巴结转移。CK (+),NSE(+),CgA(+)(图3),Syn(+),CEA灶性(+),Vim(-)。
3、诊断
喉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LNEC常起源于声门上区。其临床表现有一些共同特点[1]:①好发于50~80岁中老年男性;② 多有长期吸烟史:③80%~ 90%病例属声门上型喉癌(会厌、披裂、杓状软骨区、室带、喉室);④副肿瘤综合征: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除了肿瘤原发和(或)转移性引起外,还有肿瘤产生的异常生物学活性物质引起的全身表现。但关于喉神经内分泌肿瘤各种亚型的副肿瘤综合征的报道均很罕见;⑤ 临床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和咽喉疼痛,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
在四种类型中,典型类癌最不常见,症状持续3周~4年,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低。而非典型类癌最常见,某些患者有长期颈部疼痛和舌咽神经痛,Woodruff[2]报道43%的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22%转移到皮肤及皮下组织,44%有远处转移(肺、骨、肝等)。副肿瘤综合征罕见。神经内分泌型小细胞癌发病率占喉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第二位,几乎半数患者发病时即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副肿瘤综合征罕见。副神经节瘤是唯一以女性发病为主的喉神经内分泌良性肿瘤,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3,大多发生于中年以后。
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电镜下发现肿瘤细胞胞质中含神经内分泌颗粒对诊断有确切意义。典型类癌肿瘤细胞核分裂像罕见(2个/高倍镜视野)。非典型类癌核分裂像多见(通常2~10个/高倍镜视野),一些肿瘤甚至符合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标准(核分裂在≥10个/高倍镜视野),电镜下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征是在细胞内见有神经内分泌颗粒,这对确定神经内分泌肿瘤有决定意义。
近十年来,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检出率有所增加。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可分为上皮标记物和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前者如细胞角蛋白(CK)、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等。后者包括嗜络素、神经特异烯醇化醇(NSE)、突触素(SYN)、蛋白基因产物9.5等,其中嗜络素A(Cga)对神经内分泌癌具有高度特异性 [3]。
4、治疗
正确诊断喉神经内分泌癌并分型是治疗的关键。由于各个亚型临床表现、组织恶性程度不同,治疗选择上有很大差别。典型类癌因其恶性程度低,多无淋巴结转移,局部切除后无需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预后较好,放化疗效果不佳,因此国内对于典型类癌多主张局部切除手术。非典型类癌主要依赖手术治疗,因其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故无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手术同时都应行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