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期](陈献章)岭南第一人,心在万物上.pdfVIP

[第28期](陈献章)岭南第一人,心在万物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8期](陈献章)岭南第一人,心在万物上

[第 28 期]( 陈献章 ) 岭南第一人,心在万物上 时间: 2006-07-29 记者手记 丰富的一生 采访陈献章的故事, 刚开始我们知道他是一名哲学家, 开创了一种新的学术 理论;后来,发现他还是教育家,他的学生遍及天下;再后来,我们发现他是诗 人,还是书法家;再再后来,还发现他自创了一种茅龙笔,并且用这种笔独创出 自己的书法风格。 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在短短一生中做出如此多事情?透过几百年的时空隧 道,他的执着与努力感动了我们。 陈献章是努力的,当年在春阳台静坐十年不懈努力读书,终于悟 道“”,体会 了与前人不同的学术思想。 但他并非不近人情之人, 隐居乡村数十年里, 无论是 身份高低的人找他,他都尽情接待。他收弟子,彻底不附任何条件,甚至为学生 免费提供食宿。 陈献章也是充满生活情趣的。 在江门的陈白沙纪念馆里有一幅画, 是陈白沙 赶墟的情形,他乐呵呵地与家人一起赶墟,买回了诗卷与锄头。他在诗中,还讲 述了自己吃蚬的场景,这些生活小事对他来说,却是其乐无比的享受。 虽然陈献章在晚年的诗中也有一些消极落寞的情绪, 但在他生活的年代, 即 使原本对他有非议的人,在见过面后,也常常自觉惭愧,从而受他感化。即使经 过几百年后, 我们仅仅是从史籍记录下来的点点滴滴, 却越来越被这位老人家感 动着。 大事记 1389 年,明朝基本实现全国统一,并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1435 年,英宗继位。后来他宠爱太监王振,王振弄权干预政事。 1437 年,土木堡之变。明军大败,英宗被俘,代宗继位。 1457 年,被废的英宗复辞成功,重新登上皇位。 1468 年,英宗去世,宪宗继位。他接纳官员对陈献章的举荐,又批准他回 乡奉养母亲,是与陈献章有过接触的皇帝。 人物故事 广东先贤,惟白沙先生能从祭于孔庙之中 陈献章 (1428 -1500) ,字公甫,号石斋,出生于广东新会,后迁江门白沙 村,世人称之为陈白沙。 陈献章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不平静,几次科举不中,一身学问但仕途无望。 他生活的年代, 正是明朝初期向明中叶的历史发展过程, 他的大半生时光, 是在 王振弄权、土木之变、英宗复辟等社会动乱中度过的。 在当时,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为封建社会注入新的发展机遇, 而在这段时间, 也是一个学术气氛沉闷的时代,宋以来的程朱理学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 思想界如同一潭死水。 而陈献章在思想学说的创立, 打破了程朱理学原有的理论 格局,使明代的学术开始了新的阶段。 陈献章创立 “白沙学派 ”,是明代 心学“ ”大师,他的诗文别具一格,而字画也 雄健有力。 逝世后诏命从祀于孔庙, 与历代圣贤位列于孔庙之中, 据考广东省历 史人物之中,能从祭于孔庙的,只有白沙先生一人而已,故有 广东第一大儒“ ”、 岭南一人“ ”之誉。 第一阶段:立志于学 陈献章出生的时候,广东的经济正日渐走出落后,并且呈现商品化的倾向。 商业的发展, 令广东一些乡镇渐渐繁华起来, 包括陈献章出生的新会和他生活了 大半生的江门,都是商业繁盛的地方。 陈献章是遗腹子,父亲早逝,母亲抚育儿子,终生守节,因此,陈献章对母 亲特别孝顺。少年的时候, 陈家全家搬到江门白沙村, 从此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 幼时的陈献章,是远近有名的聪明孩子,到了 19 岁时,进县学读书,开始 初步显露他的才华。在 20 岁那年,他在乡试中排名第九,但过一年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