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历史文化遗存概览之第一章——遗址.pdfVIP

潍坊历史文化遗存概览之第一章——遗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潍坊历史文化遗存概览之第一章——遗址

第一章 遗址 第一节 史前遗址 1 呈子遗址 呈子遗址, 位于诸城市皇华镇呈子村西河边高地, 为山东沿海地带较早的定居村落, 也 是诸城最早的古文化遗址。遗址东西长 200 米,南北宽 100 米,面积 2 万平方米。 文化层厚 1— 3 米,下层为大汶口文化,中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岳石文化和商周遗存。 1976 至 1977 年春,昌潍地区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科学考古发掘,揭露面积 1300 多 平方米,发现原始社会墓葬 100 座,房基 3 处,灰坑 16 个,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 和牙、蚌等器物 700 余件。其中有盆形“鬼脸式”足黑陶鼎、各类造型的蛋壳黑陶高柄杯、 实足鬶等珍贵文物。 1978 年,山东省博物馆进行第二次发掘,发现灰坑 44 个,房基 4 处, 墓葬 26 座,出土文物有陶、石、骨、蚌、玉器等。 1-1-1 呈子遗址一期文化陶 盉 呈子遗址出土文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物考古重要收获之一。 《考 古学报》 1980 年第 3 期,对呈子遗址发掘资料予以发表,引起全国考古界的极大关注。 1-1-1-3 呈子遗址二期文化陶罐 2007 年 1 月,呈子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阎家同遗址 阎家同遗址, 位于诸城市贾悦镇阎家同村西北一水库北面的高地上, 距村约 500 米, 系 1 大汶口文化至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遗址北距张家岭庄 1000 米,南靠一小型水库,在水库 以西耕地上发现有龙山文化遗物,是该遗址的一部分。 阎家同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 400 米,南北宽约 300 米,面积 12 万平方米。水库建 于 1958 年,后又继续向北扩展, 并在遗址的南侧开挖溢洪道, 使文化层遭到严重破坏。 1980 年 12 月普查中,发现并采集了部分标本,其中有大汶口文化的石环、石镯、石纺轮、陶鼎 足、高柄杯残柄以及龙山文化的陶片等。 3 前寨遗址 前寨遗址,位于诸城市枳沟镇前寨村西台地上。东部压于村下,西、北部临小河,南接 潍河故道。东西长 260 米,南北宽 250 米,面积 6.5 万平方米,遗址地势高于周围地面 0.5 —5 米,文化层厚约 1.5 米。下层为大汶口文化,中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岳石文化及商周 遗存。 遗址出土了大型陶尊、石钺、 “五峰山形”陶文残尊片及带有涡纹、编索、环形等纹饰 的彩绘陶器。 《文物》1974 年第 1 期予以发表,引起全国史学界的重视。 1-1-3-2 前寨遗址出土彩陶罐 1980 年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78 级学生来诸城实习,由李仰松教授指导,对遗 址进行科学发掘。清理了大汶口文化至周代的墓葬 80 余座,出土了贯耳陶壶、实足陶甗等 大批文物。 其中大汶口实足陶甗的发现, 改变了考古界对 “甗”起源于龙山文化的传统看法。 同时发现了叠压于龙山文化之上的岳石文化层。 岳石文化在时间上相当于夏代, 它对于研究 从原始社会解体,进入奴隶社会提供了重要科学根据。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