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流行病学和防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ARS流行病学和防制

SARS的流行病学与防制 一、传染源 现有资料表明,SARS患者是最主要传染源。极少数患者在刚出现症状时即具有传染性。一般情况下传染性随病程而逐渐增强,在发病的第2周最具传播力。通常认为症状明显的患者传染性较强,特别是持续高热、频繁咳嗽、出现ARDS时传染性较强,退热后传染性迅速下降。尚未发现潜伏期内患者以及治愈出院者有传染他人的证据。 并非所有患者都有同等传播效力,有的患者可造成多人甚至几十人感染(即超级传播现象),但有的患者却未传播他人。老年人以及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肝脏、肾脏疾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肿瘤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不但较其他人容易感染SARS,而且感染后更容易成为超级传播者。造成超级传播的机制还不清楚,但肯定与所接触的人群对该病缺乏起码的认识以及防护不当有关。其中有一些超级传播者由于症状不典型而难以识别,当二代病例发生后才被回顾诊断。影响超级传播的因素还包括患者同易感者的接触方式和频次、个人免疫功能以及个人防护情况等。超级传播者的病原是否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征目前尚不清楚。 已有研究表明,SARSCoV感染以显性感染为主,存在症状不典型的轻型患者,并存在隐性感染者,据卫生部在我国南方开展的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在SARS流行的早期,既发现了未传代的症状不典型的轻型患者,也发现了一些隐性感染,其中隐性感染者与显形感染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以后的SARS流行高峰期。在SARS一些特殊人群中,如广东省饲养、销售野生动物人员中,也有相当比例的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者。迄今为止,尚未发现隐性感染者的传染性。 已在果子狸、山猪、黄猄、兔、山鸡、猫、鸟、蛇、獾等多种动物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或血清学检测获得阳性结果。目前的研究结果,已经从血清学、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诸多方面证明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可能是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载体之一,人SARS病毒可能来源于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但需要更多的证据加以证实。 二、传播途径 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即通过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吸入患者咳出的含有病毒颗粒的飞沫,是SARS经空气传播的主要方式,是SARS传播最重要的途径。气溶胶传播是经空气传播的另一种方式,即通过空气污染物气溶胶颗粒这一载体,在空气中作中距离传播,被高度怀疑为严重流行疫区的医院和个别社区暴发的传播途径之一,其流行病学意义在于,易感者可以在未与SARS患者见面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吸入了悬浮在空气中含有SARSCoV的气溶胶所感染。通过手接触传播是另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是因易感者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了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他被污染的物品,再经手接触口、鼻、眼黏膜侵入机体而实现的传播。目前尚不能排除经肠道传播的可能性,已有从人泪液等体液中分离出病毒的报道,虽尚无经过血液途径、性途径和垂直传播的流行病学证据,但在预防中均不可以掉以轻心。 影响传播的因素很多,其中密切接触是最主要的因素,包括治疗或护理、探视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等。在医院抢救和护理危重患者、吸痰、气管插管以及咽拭子取样时,是医护人员感染的重要途径,应格外警惕。医院病房环境通风不良、患者病情危重、医护或探访人员个人防护不当使感染危险性增加。在SARSCoV污染的实验室内工作或停留,被感染的可能性极大,并有可能由此向社会传播。另外如飞机、电梯等相对密闭、不通风的环境都是可能发生传播的场所。 尚无证据表明苍蝇、蚊子、蟑螂等媒介昆虫可以传播SARSCoV。 三、人群易感性 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感染率较低,原因尚不清楚。SARS症状期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是SARS的高危险人群之一。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与亲友在治疗、护理、陪护、探望患者时,同患者近距离接触次数多,接触时间长,如果防护措施不力,很容易感染SARS。从事SARS病毒相关实验室操作的工作人员和果子狸等野生动物的从业人员,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能被感染的高危人群。 感染SARS病原后,已证实可以产生体液免疫,已有观察到发病6个月时血清抗SARSCoV IgG仍呈强阳性的报道,但其持续时间及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以及流行病学意义均有待深入研究。细胞免疫状况目前仍无明确报道。 四、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根据WHO 2004年4月21日公布的疫情,在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全球首次SARS流行中,全球共报告SARS临床诊断病例8096例,死亡774例,发病波及29个国家和地区。病例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亚洲发病的国家主要为中国(包括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新加坡等。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共发病7429例、死亡685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91.7%和88.5%),病死率为9.2%,其余25个国家发病669例,死亡89例,病死率为13.3%;中国内地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