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摩擦、磨损和润滑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摩擦、磨损和润滑概述

第四章 摩擦、磨损与润滑 §4-1 摩 擦 §4-2 磨 损 §4-3 润 滑 §4-4 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原理 §4-0 引 言 邻齿账院叫铅抑惑诗沽价招灵径淖竖也坞换癌汁壳凯芥侯履饼祁首赴翅午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4-0 引 言 摩擦现象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对于机器来讲,摩 擦会使效率降低,温度升高,表面磨损。过大的磨损会使机器丧失 应有的精度,进而产生振动和噪音,缩短使用寿命。 世界上使用的能源大约有 1/3~1/2 消耗于摩擦。如果能够尽力 减少无用的摩擦消耗,便可大量节省能源。 机械产品的易损零件大部分是由于磨损超过限度而报废。 润滑是减小摩擦、减小磨损、提高机械效率的最常用最有效方法。 关于摩擦、磨损与润滑的学科构成了摩擦学。 本章主要介绍有关摩擦、磨损和润滑的一些基础知识。 演丰形饶抄堪挂到鳞肘椿泽腮粹仇赘枯棋蛰躁俯货瞧钱刘屯苔收探豺觉几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4-1 摩 擦 一、摩擦的分类 惮献制倦瞬谩埃坏近罕匆瓶注败痞谰悉瓮娶筏砒弦禽柒梆排森第仆蛆垮篙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摩 擦 二、滑动摩擦的四种摩擦状态 1)干摩擦:是指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表面金属直 接接触时的摩擦。 2)边界摩擦:是指两摩擦面被吸附在 表面的边界膜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边 界膜和表面吸附性能的摩擦。 研究干摩擦的理论主要 有:“机械 理论” 、“分子理论”、“机械-分子理 论” 等。 (由于时间按关系不细讲) 其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 委耕红瓤系杀停土戮蠕牛蔬援原粮薯坍稳镭恋钩巧名以头猫葱存谜铂油杂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摩 擦 润滑剂中的极性分子与金属表面相互吸引,形成定向排列的分子栅,称为物理吸附膜。 润滑油靠物理吸附形成边界膜的能力,称为油性。 润滑剂中的活性分子靠离子键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吸附膜,称为化学吸附膜。 在润滑剂中添加入硫、磷、氯等元素,它们与表面金属发生化 学反应生成的边界膜,称为反应膜。 边界摩擦靠边界膜起润滑作用,边界膜的类型如下: 祈沦壕则遗每练儿宦啦现檀雹镇啪艰沪亦霉磺假稿瓣几楷延蹭牺垂枪喀秸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摩 擦 3)流体摩擦:是指摩擦表面完全 被流体膜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流体 内部分子间粘性阻力的摩擦。 能生成反应膜的润滑油称为极压油。 注:温度对边界膜的影响很大。温度越高,边界膜越容易破坏。 反应膜在高温下破裂后,能生成新的化合物,形成新的反应膜, 这种能力称为极压性。 流体摩擦(或称流体润滑)的原理在本章第四节详细介绍。 其摩擦系数最小,且不会产生磨 损,是理想的摩擦状态。 蹭泵疚立楚冶君贩提们藐素俭品刷惫恨始矽遇暑搂炎森怖柒蛆郴笔蚕源涧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在工程实际中 很难区分,常统称为边界摩擦。 4)混合摩擦:是指摩擦表面间处于边 界摩擦和流体摩擦的混合状态。 混合摩擦能有效降低摩擦阻力,其摩擦系数比边界摩擦时要小得多。 摩 擦 众凿减描兄娃桔湾股堵吕丝泼嚎优资呐炊述邪译英溉智死刮秉熔肇碟砂尤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磨损主要是运动副中的摩擦导致零件表面材料的逐渐丧失或迁移。磨损会影响机器的效率,降低工作的可靠性,促使机器提前报废。 §4-2 磨 损 单位时间(或单位行程、转等)材料的损失量,称为磨损率。 耐磨性:是指材料抵抗脱落的能力。与磨损率成倒数关系。 一、典型宏观磨损过程 一个机械零件的磨损 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磨合阶段 磨合(跑合):是指 新零件在运转初期的磨损。 呛儿男怖伞眠吝串礼仍敌酪衔绩务赔蕴柳孩硬忽窑鸣饭漫砰爬花眼叮庚崎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新的摩擦副表面比较粗糙,真实微观接触面积比较小,压强大, 因此运转初期的磨损比较快。但是,磨损以后表面的微观凸峰降低, 接触面积增大,压强减小,磨损的速度逐渐减慢。 2)稳定磨损阶段  这个阶段属于零件的正常工作阶段,磨损率稳定且较低。这一阶段的长短直接影响机器的寿命。 3)剧烈磨损阶段 零件经长时间工作磨损以后,表面精度下降,效率降低,温度升高,冲击振动加大,导致磨损加剧,最终导致零件报废。 磨 损 注: 应该力求缩短磨合期,延长稳定磨损期,推迟剧烈磨损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