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铁和健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量元素铁和健康

微量元素铁与健康 一铁的新陈代谢及其生理、病理和临床意义 铁虽系微量元素,由于其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及诊断治疗疗效,早已引起各国学者们的注意和研究。 主要是52Fe的产生和应用。 52Fe比59Fe和55Fe半衰期短(仅8.2小时),易于清除,适用于骨髓扫描及铁利用的定位,也可用于铁的吸收、血浆铁周转率和早期表面放射性测定。 铁在人体内的含量和分布 体内血液中铁元素含量范围 ?全血:301~530mg/L ?红细胞:995~1140mg/L ?血浆:0.71~1.27mg/L ?血清:0.67~1.87mg/L 成年人:4~6g/人,平均4.5g/人。 肝,脾,肾,肺含量高 铁大部分以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二,铁在体内存在的形式及特性 铁以卟啉铁类和非卟啉铁类两大类形式存在于动物体内 卟啉铁类:血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酶类 非卟啉铁类:运铁蛋白;铁蛋白;乳铁蛋白;含铁血黄素;无机铁等 Ⅰ卟啉铁类 每个红细胞约含2.8亿个血红蛋白分子,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含有4个铁原子,血红蛋白摩尔质量64500,含铁0.34%,以蚯蚓血红蛋白为例: 组成血红蛋白的蛋白部分——珠蛋白,共有4条多肽链:一对α链,一对β链,前者每条链含有141个氨基酸单位,后者每条链含有146个氨基酸单位。每个亚铁血红素基包在一条多肽链中,每条链以三度空间有规律地折叠排列。 4条链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65×55×55(?)的球形分子。每个亚铁血红素中的铁原子可以携带一个氧分子,在血内参与氧的运输,同时间接作用与CO2的转运和释放。 肽链中氨基酸排列的顺序也可因突变导致异常变化 例如镰状细胞贫血(HbS)就是由突变使β链第六位上的谷氨酸被纈氨酸置换和取代的结果。血红蛋白S溶解度降低、分子易凝聚形成细丝,使红细胞扭曲变成镰刀状。这种镰状红细胞使血液粘滞性增加,血流缓慢,易造成小血管阻塞,使器官缺血及坏死。 Ⅰ,血红蛋白 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 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曲线呈S形,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的结合率有一个剧烈变化的过程,生物体内组织中的氧浓度和肺组织中的氧浓度恰好位于这一突变的两侧,因而在肺组织,血红蛋白可以充分地与氧结合,在体内其他部分则可以充分地释放所携带的氧分子. 当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很高或者很低的时候,血红蛋白的氧结合曲线非常平缓,氧气浓度巨大的波动也很难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率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健康人即使呼吸纯氧,血液运载氧的能力也不会有显著的提高,从这个角度讲,对健康人而言吸氧的所产生心理暗示要远远大于其生理作用. 除了运载氧,血红蛋白还可以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氰离子结合,结合的方式也与氧完全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结合的牢固程度,一氧化碳,氰离子一旦和血红蛋白结合就很难离开,这就是煤气中毒和氰化物中毒的原理. 血红蛋白正常值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儿童:110~160g/L 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 缺铁贫血造成的。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人体缺铁微量元素就会血红蛋白偏低。 若小孩的血红蛋白是110,属偏低的,可能是小孩生长发育较快,出现贫血也很多,只是轻微的贫血,建议还是以食补为主,主要食物有动物肝脏,瘦肉,大豆,木耳,紫菜,海带,海鲜等. 血红蛋白偏高的原因: 1.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在另一些情况下,病人并无组织缺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增多并非机体需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亦无代偿意义,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建议: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温热得淡盐水,有助于稀释血液.少吃些胆固醇含量较高的物质. Ⅱ,肌红蛋白 组成:每个肌红蛋白含一个亚铁血红素,蛋白部分的分子量16700,含有153个氨基酸的多肽链。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的结合蛋白,是肌肉内储存氧的蛋白质,它的氧饱和曲线为双曲线型。肌红蛋白是组成骨骼肌和心肌的主要蛋白质,当肌肉损伤时,可以从肌肉组织中漏到循环血液中,使血清肌红蛋白浓度增加,该指标用于判断是否发生肌肉损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