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处世情怀和旷达人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苏轼处世情怀和旷达人生

浅谈苏轼的处世情怀与旷达人生 摘 要: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宦海沉浮。面对生活的苦难,他始终表现出洒脱达观的旷逸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千年之后的我们为之倾倒,为之投去敬重的目光。 关键词:苏轼 诗词 政治 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b)-0176-02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产生了众多的文化名人:他们或傲岸泉石之畔、放浪筵席之间,而以其诗词名扬天下;有的伏处民间撰史立论成就一家之言;有的流窜边陲之地,同时坚持自己的志向不懈,而成就鸿文巨篇。他们大都在政治上有其不幸的遭遇:或终生抑郁潦倒,或在党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或与邪恶势力斗争失败告终,甚至有的以身殉志。然而他们大多数虽然九折而不会,其悲剧行的人格力量可歌可泣、上薄云天。肉体的生命也许早逝若干年,但是精神的生命却长存于天地间。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象征,他们的业绩、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理想,已经沁入我们民族的心灵深处。他们像皓月朗星一样闪耀在民族历史的天幕上,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到处可见他们的影响,我们每一个人都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联系。其中给予我精神联系最深远的是苏轼。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生活的坎坷造就了他的出众文章,政坛生涯的暗淡又常常伴随着艺术生涯的辉煌。欣赏他的豁达、欣赏他的淡然、欣赏他的恬静。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在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贬谪后依然恬静淡然的生活。心情愉快的生活着并没有陷入一度的困苦中。苏轼在被贬谪后甚是豁达,每日吃的好睡的香,与邻人饮酒赋诗好不自在。能够像苏先生这样宠辱不惊、淡然豁达的人真是不多!很多人遭遇了贬谪后沉郁、忧愁。借诗抒怀,表达自己的不得志,抑郁愁闷的心理。然而让我欣赏的是苏先生并没有像他们一样在诗中一味的重复着自己的痛苦,沉陷在其中不能自拔。而是真正的用心生活,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总是快乐的生活着。本文也只能从个人主观的角度出发,结合前人的些许观点来谈谈我所认识的苏轼。苏轼的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从多方面分析和探寻苏轼的处事情怀和对人生的旷达态度。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王国中,苏东坡是一位非常少见的、杰出的全能文艺家。他多才多艺,在文学艺术的好几个领域都有很高的建树。还记得苏东坡把美丽的西湖比作西子姑娘的绝妙比喻。还记得东坡先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诗句。月圆月缺,年年中秋,每逢这个佳节的时候总有人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东坡的这首中秋词中,包含着多么深的人生感慨和期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的事,有感而发,常有奇妙的比喻和对人生、对宇宙的真知灼见,妙趣横生。在词方面东坡是一个开拓者、改革家。苏东坡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疆域,他更喜欢写社会、人世,历史沧桑和现实感受并且都展现在他的笔下,它的豪放作品像一个关西大汉。东坡豪放词的代表要数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这气势豪迈的高歌中,包含了诗人无限兴亡之感和宇宙永恒、人世短暂的感慨!苏东坡一生,诗文书画都到达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才气过人,悟性过人。勤奋也超乎常人。他不平坦的人生经历,更是他艺术走向成熟和辉煌的推动力。 他终身保持天真淳朴,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与利害谋算,与他的人品是格格不入。他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正如他所说的“春鸟球虫之声”。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有力。他的写作除去自得其乐外别无理由,字字是真纯的心扉间流出的。他的成就和影响很大,文风平易自然,流畅婉转,就像行云流水。他的文章总是要起于所当起的地方,停于不可不停的地方。这是他的为文之道,亦是苏东坡为人之道。合乎本性,顺其自然,不勉强,不造作,这就是苏东坡所推崇的生活准则。就拿当官来说吧,东坡说:“读书人不必当官,也不必不当官。”这好像有点模棱两可,让人无所适从。其实他讲了他的道理:一定要做官,心中只有官,就取消了自身的存在。一定不要做官,心中只有自己,就是忘了君主的存在。这就像吃饭,吃不吃要看是饿还是饱,如是而已。不做官的人安于现状不肯出仕,做官的人贪于利禄忘记归隐。于是就有了不奉养双亲、隔绝尘俗的讥笑,有了贪图俸禄、苟且安逸的弊端。可见做官同做文章一个道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当止。人生在世,对外要顺应天意,不要和老天过不去。对内要归依本性,不要和自己过不去。这句话一语道破天机,说到了我们很多人的心坎里。我们现在很多人做事都总是特别强迫自己,违背心意。太过于功利心,一味的强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