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纵论花炮产业文化属性
纵论花炮产业的文化属性
中共湖南省浏阳市委党校 李怀桔(湖南浏阳 410300 emal:lihuaiju@163.com)
提 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了花炮产业的文化属性:花炮的发展历史贴切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花炮的消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花炮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和发展,因此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从本届起改名为花炮文化节。
关键词:花炮产业 文化
花炮,是烟花和爆竹的总称。烟花爆竹是以烟火药为原料制成的工艺品,通过着火源作用燃烧(爆炸)并伴有声、光、色、烟、雾等效果的娱乐产品。其中,爆竹是燃放时主体爆炸并能产生爆音、闪光等效果,以听觉效果为主的产品;烟花是燃放时能形成色彩、图案、产生音响效果,以视觉效果为主的产品。
从表面上看,文化产业生产和消费的应该主要是精神形态的产品,而花炮产业生产和消费的产品貌似是物质形态的,因此花炮产业很难与文化产业搭界。然而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发展还是现实表现看,无论从生产过程还是消费目的看,花炮产业都应该算是文化产业。本文即试图全面地阐述花炮产业的文化属性,以期引起全社会对花炮产业的正确认识。
所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引伸出很多关于文化的概念,如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等。花炮文化,也正是在这一语境下出现的。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偶然地出现的某一产物或现象,尚不能称之为文化。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因此,有厚重的历史,才能让人感受到文化的深厚底蕴。
花炮,具有1400年的历史,绵延不绝,在当代更得到大力发展,并经不断创新,使其在全球范围大放异彩,其文化积淀、弘扬,足可让其在人类文明中占据重要一席。
一、花炮的发展历史是一部文明进化史,贴切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现在公认的,花炮主产区是湖南省的浏阳市、醴陵市和江西省萍乡市的上栗县。在这地理上紧密相联的两省三市县中,人们公认花炮祖师是李畋。在中国其他地方的花炮产地中,由于花炮的制作技艺或迟或早都是从萍浏醴这个花炮的“金三角”传输过去的,因此敬奉的是同一个祖师——李畋。
人们之所以敬奉李畋为花炮祖师,是因为传说爆竹最早是由李畋发明的。李畋,浏阳人认为他出生于浏阳市大瑶镇东风界(今李畋村),这个村紧挨着江西上栗县的金山镇;醴陵市和上栗县的人认为李畋出生于麻石街,麻石街一边属于醴陵市富里镇麻石村,一边属于上栗县金山镇小水村,地处吴头楚尾,一街跨两省,紧邻浏阳市的金刚镇和大瑶镇。李畋究竟出生于哪里?三方各认为出生于自己境内,都宣称是本市县籍人氏。其实在三方的争论里,即使拿出族谱为依据,也都缺乏强有力的证据。但有一点是可以认定的,即李畋出生于湘赣两省三市县交界处。
唐《异闻录》记载:“李畋……邻人仲叟为魈所祟。畋命旦夕于庭中用真竹著火爆之,鬼乃惊遁。”宋燧文:《话说花炮之一——
宋燧文:《话说花炮之一——中国花炮的源起》,/yj/InfoShow.asp?id=175#,2012-3-28
其实关于爆竹的起源,有两个文化史实是值得关注的:
一是烧爆竹驱邪。这是古已有之的习俗,而非从李畋开始。《诗经·小雅·庭燎》中的诗句有:“庭燎晰晰,君子至止。”《诗经.小雅.庭燎》庭燎,是古人用竹子、草或麻杆,捆绑在一起燃烧使夜晚耀如白昼,有照明与驱邪的作用。这可能是中国燃放爆竹的雏形,距今已两千多年了。《周礼》有岁终驱疫鬼即“驱傩”的活动。汉东方朔的《神异经·西荒经》说,深山中有山臊(后人称山魈),人接触到它,往往染寒热病。它好偷人食盐来吃虾蟹,遇见它“人尝以竹著火中爆州(形容声音)而出,臊皆惊惮。” 佚名:《中国古代风俗百图》,/index.html,2012-01-13南朝梁代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也说:正月初一,“鸡鸣即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佚名:《烟花爆竹始祖-李畋》
《诗经.小雅.庭燎》
佚名:《中国古代风俗百图》,/index.html,2012-01-13
佚名:《烟花爆竹始祖-李畋》,,/html/news/408.htm,2013-4-1
二是火药的使用。开初的爆竹只是用火烧竹子,使之燃火发声。火药发明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爆竹,也因此爆竹又称之为炮竹、炮仗。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炼丹的人在炼丹的过程中偶然发明的副产品。由于炼丹者的神秘性,火药最初的发明人是谁,没有记载,但最早记载火药配方的人是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唐初,孙思邈著《诸家神品丹方》卷五:“丹经内伏硫磺法”一节记载了配制火药的方法,将硫磺、硝石的粉末放在锅内,然后加入燃烧的皂角子,就会发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pdf VIP
- 200句搞定高考词汇.pdf VIP
-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HITACHI日立空气净化器EP-A5000.doc VIP
- 16J604 塑料门窗(建筑图集).docx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解答题专题训练 (12)(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药店员工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ACP云计算考试题库.pdf
- 2025年及未来5年高级铝制品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