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本溪鼓乐与铁岭鼓乐的生存差异.docVIP

浅析本溪鼓乐与铁岭鼓乐的生存差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本溪鼓乐与铁岭鼓乐的生存差异   辽宁科技学院人艺学院   【摘 要】本溪鼓乐是辽宁鼓乐的一个分支,主要由鼓唢呐乐与笙管乐组成的器乐合奏形式,用于民间婚丧嫁娶礼俗之中,是当地民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根据调研,本溪鼓乐于2009年收录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传承人生活窘迫,生存现状令人堪忧。本文通过对本溪鼓乐邴家班子与铁岭鼓乐铁岭县横道镇的鼓乐班子进行比较,发现两地鼓乐发展差异,提出对本溪鼓乐的传承保护的思考。   【关键词】本溪鼓乐; 铁岭鼓乐;生存差异   1.辽宁鼓乐的发展概况   辽宁鼓乐是指以吹、打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的概称。常用乐器包括唢呐、笙、笛、琴、钟、锣、鼓、镲等民族打击乐器;表演形式包括鼓曲、鼓歌、鼓舞、鼓戏等与鼓结合的各类文艺形式。[1]辽宁鼓乐分为唢呐乐和笙管乐,又根据风格特点、演奏曲目等划分为辽南、辽西、辽东、沈阳、辽北、朝阳等六个地方派别,是辽宁民间日常节庆礼仪婚丧嫁娶活动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2006年5月20日,辽宁鼓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辽宁鼓乐有着自己的传承谱系,它以民俗为依托,以家族班社为宗系,秉承“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的祖训,声声不息.最快什么时间能发[2]辽宁鼓乐多在民间婚丧仪式中演奏,有坐堂和行路两种演出形式。   辽宁省共有市级以上鼓乐非遗项目9项。国家级名录项目有辽阳鼓乐、丹东鼓乐、建平十王会,省级名录项目有本溪鼓乐、复州鼓乐,市级名录项目有岫岩民间鼓乐、建昌鼓乐、海城鼓乐、朝阳鼓乐、榆州鼓乐。辽宁鼓乐依然盛行不衰,但演奏的传统曲目已经日渐减少,尤其是大牌子曲和汉曲,能完整演奏者寥寥无几,出现了鼓乐活动兴盛而传统乐曲却走向濒危的尴尬局面,需要有关方面加以保护。   2.本溪鼓乐现状不容乐观,传承保护与生存现状矛盾突出   本溪鼓乐是辽宁鼓乐的一个分支,它广泛流传在本溪地区。是以其板式清晰、旋律曲折、情绪激昂、音色优美而著名,以本溪县碱厂镇著名鼓乐艺人邴玉书之子邴宪坤为代表的邴家鼓乐班常年活跃在本溪山区,是六代相传的鼓乐世家,邴家班子的笙管乐,不但擅长辽东的演奏风格,还能娴熟的运用辽南风格进行演奏。邴玉书曾经得到其叔父邴长礼,艺名邴五爷的亲授,是本溪地区著名的鼓乐艺人。传统曲目有《三祭子》《小朝元》《上下山》和《泰山顶》。尤其是邴宪坤的演奏既不同与辽南的鼓乐风格,还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他演奏的“引子”结构独特,过渡自然流畅,是其他地方鼓乐所没有的。本溪鼓乐的传承体制与其他传统音乐一样,属于“口传心授”。传者口唱,承者聆听,然后模仿再现。   传承人邴宪坤带领本溪鼓乐器乐演奏组合参加当地民俗丧葬活动是他主要生存经济来源,选择邴宪坤的本溪鼓乐的人家,认为他吹奏的专业、地道。同时,每周有来自丹东等地的学员学习喇叭的吹奏,赚取点讲课费,参加市、省级非遗活动展演、比赛赚取补助费。   由于当地民俗丧葬没有固定时间和地点,而且大多在户外,吹奏一个场次下来,风寒露宿,五味杂陈。只是他需要承接联系事宜、组织安排工作、制作修补工具等等分心费力,现妻子身患疾病,女儿已出嫁,家里三亩地承包给了别人。他没有把本溪鼓乐传承给儿子,而是传给了他的几个徒弟,觉得传承路途坎坷,经济效益偏低。甚至无暇照料妻子,而留给研究发展本溪鼓乐的时间和心境就太少了。   3.铁岭地区鼓乐曲目耳熟能详灵活多样,顺应市场需求   铁岭市铁岭县横道镇2008年前后生存着大大小小多家鼓乐班子,但发展到目前,市场需求只只有寥寥可数的鼓乐班子存活下来,现在仅仅生存着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鼓乐班子――杨氏鼓乐班子。杨氏的鼓家班子正是顺应了社会发展,有市场,有前景。   杨氏鼓乐班子只做丧葬礼仪活动,做活的时候搭棚子,摆音响。常带4~5人的吹奏人员进行合奏,乐器有喇叭、镲、大鼓、小唢呐、大唢呐、电子琴等民乐器,根据不同情绪、形式需求采用不同乐器组合。收费标准若需3天收费在4000元,2天在3000元。如果去世的人在70岁~80岁,刚开始会吹奏大多悲伤、缓慢的曲目,不用电子琴伴奏,但接下来在近三天的大多时间里,会吹奏大量欢快的曲目,如《哭七关》《哭九包等》,乐队里大量运用电子琴这一电声乐器,强烈的节奏感烘托出欢快热烈的情绪。同时,还会吹奏一些当代流行歌曲改编的器乐曲。有的甚至会在第二天晚上有二人转、杂技等另收费节目。如果去世的人年纪较轻,则吹奏大量的悲伤缓慢的曲目,电声只打些节奏或过门等。   4.本溪鼓乐与铁岭鼓乐生存发展存在差异之比较   4.1杨氏鼓乐班子由于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围绕市场需求,一心一意做好当代的丧葬鼓乐曲目,因此在几天的丧葬礼仪活动中,表演传统鼓乐意义上的曲目约占三分之一,而演奏现代流行、耳熟能详的作品约占三分之二,村民能够听懂,易于接受,贴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