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圣殿卡罗林斯卡学院
在校园/名校(整合)责编:张朋亮字数:3807医学圣殿:卡罗林斯卡学院名校档案中文名称:卡罗林斯卡学院外文名称:Karolinska Institute 所在国家:瑞典建立时间:1810年学院性质:国立学生人数:3000 师资规模:卡罗林斯卡学院目前有1300名高级研究员和教员,300名客座教授,5500名本科生,250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术影响:卡罗林斯卡学院是欧洲一流的医科大学,以国际领先的科研水平和评审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闻名于世。地理位置: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也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地处波罗的海和梅拉伦湖交汇处。面积200平方千米,由14个岛屿和乌普兰与瑟南曼兰两个陆地地区组成。斯德哥尔摩风景秀丽。城市临湖和滨海一带尤为秀美。梅拉伦湖,有大大小小岛屿400余座,座座岛屿风采各异。卡罗林斯卡学院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老城,中世纪的情调极深。走近名校卡罗林斯卡学院一如瑞典人内敛、严谨、持重,让人感受到它的厚度和力度。在斯德哥尔摩的郊外,一个普通的校门,甚为平实、方正的红色建筑群,就像群山般静默。谁也无法料想,就在这个看上去朴素得像厂区一样的地方,就是世界瞩目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审地、诞生地,并每时每刻都挑战着人类的智慧极限,滚动着世界最尖端、最前沿的医学发现。神秘的大圆桌最接近校门的红色大楼,就是赫赫有名的诺贝尔论坛大楼,但它朴素、方正的外表,与它的名声显得很不协调。大楼如所有瑞典式建筑一样内秀,室内装饰是典型北欧风格。大楼天顶中种植了不少绿色植物,给人一种透亮和富有生气的感觉。走廊上,悬挂着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的照片,一路引导我们走向诺贝尔奖的深处——诺贝尔奖评委会的大圆桌。不论是谁,相信当你看到那张巨大的圆桌时,一定会惊异于它异乎寻常的大,直径超过2米,能满满当当坐下20多人。桌面上装饰着一圈柔软的皮革,显得格外庄严,任何人都不被允许将饮料或者其它有可能损伤桌面的尖锐物体放在圆桌上。每年夏季,卡罗林斯卡的诺贝尔医学奖大会的50名成员,就会坐在这里埋头阅读大量的评价文章和文献,然后交由核心评委会的18名成员定夺。整个评选过程在今天还是神秘的,很多得奖者都是因反复提名,直至最终得奖。评奖过程中,任何游说都不会奏效,甚至起反作用。卡罗林斯卡学院院长汉丽克森说,诺贝尔奖评审专家们致力于公平、客观地选出世界最杰出医学成果,因为他们必须为保持诺贝尔奖的权威性而不遗余力。迄今为止获得医学奖的人共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就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现在,有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候选人,今后中国人还是很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校旗,为每个博士而升卡罗林斯卡学院校徽的主要图案,是一条盘旋在柱子上的蛇——在希腊神话中,蛇主宰人类健康。所以,每一名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学生或教员都以增益人类健康作为毕生奋斗的目标。崇尚精英教育是欧洲传统的教育理念,特别在对博士生的培养上,卡罗林斯卡学院以令人惊叹和感动的责任感扮演了一个“父母”的角色。微生物和肿瘤生物中心副教授胡立夫是一位移民瑞典17年的华人,他说,他每年向有关教育基金会申请获取的科研经费大约有100万克郎(约合91万元人民币),其中有38.5万克郎(约合35万元人民币)要上交给卡罗林斯卡学院,余下部分要“全包”3位博士生的开支。这里的学生也因此格外勤奋,几乎每晚都要工作到12点。独特的风景每隔几天,都会在卡罗林斯卡学院的校园里上演——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自动停下脚步,向冉冉升起的一面或者数面校旗行注目礼。清点校旗的数目,便可得知,当天又有几名博士生获得了博士学位。那是神圣而庄严的一刻。每个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博士生都以此为荣。中国留学生的聚居地一位在卡罗林斯卡学院呆了两年的留学生说:“对有真才实学的学子,卡罗林斯卡学院是天堂;对想混一张文凭的人,卡罗林斯卡学院是地狱。”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学生都有强大的自学能力,研究生中很多是留学生,其中中国留学生是最多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卡罗林斯卡学院就与中国建立了联系,1986年与中国正式开展合作项目。迄今已培养了约300名中国博士生,并与多家中国高校展开了广泛合作。目前,卡罗林斯卡学院与广州中山大学开展了肿瘤方面的合作研究,并将于北京大学进行免疫方面的研究合作,同时将在四川大学建立研究所,双方进行人员和课程方面的交流。走在医学研究的前沿学院每年在世界顶级医疗刊物上发表论文超过4000篇,在干细胞、神经细胞、流行病学与肿瘤研究等领域走在国际前沿。研究血管增生的瑞典籍华人曹义海教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工作过,他比较前者与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科研水平,觉得不能简单地以排名先后来评判,而是在不同领域各有千秋。他认为,在卡罗林斯卡学院,创新思想的火花可能是被保护和激发得最完美的,同时可以向社会借助“合力”。例如,由卡罗林斯卡学院班格特教授领导发起的一项旨在研究脑部疾病的计划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