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发展论坛》(网络刊物)2010 年卷
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城市发展论坛”征文
城市绿地防灾规划建设和管理优化研究
孙晓春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郑 曦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急速扩张和人口密度的过度集中,健全城市防灾系统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艰
巨任务。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防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生态、景观、游憩和文化功能,还具有突
出的防灾避险功能。通过分析成都、都江堰等四川汶川地震受灾城市绿地的使用情况,结合对北京市部分
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园规划建设现状的实地调查,总结归纳出我国城市绿地防灾规划建设和管理现阶段
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和参考灾害多发地日本、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城市绿地防灾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
经验,从建立城市绿地防灾规划体系、明确城市绿地防灾建设工作重点和优化城市绿地防灾管理体制三个
方面探讨如何对城市绿地防灾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优化,从而达到加强我国城市绿地防灾功能、完善城市
防灾系统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绿地,防灾,规划建设,管理,优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筑和人口密度高度集中,使得我国城市遭受地质、
气象、环境卫生等多种灾害威胁的形势日益严峻,建立完善的城市防灾体系已成为刻不容缓
的艰巨任务。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不仅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等功
能,还是城市防灾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防灾避险功能:一是作为紧急避难场所,能
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确保城市居民生命安全;二是作为安全通道,能使城市居民顺利转移、
过渡到安全地区;三是作为过渡安置地,为城市居民提供短期避难居住的基本生活条件;四
是作为灾害隔离带,能有效减轻爆炸产生的破坏和冲击,防止火灾、毒气等蔓延;五是作为
救灾基地,开展救援和恢复重建活动;六是作为防灾教育基地,平时进行防灾演习与防灾知
识教育;七是作为灾后心灵疗养场,通过园艺疗法开展心理治疗。
2004 年9 月国务院下发的 《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曾明确
指出 “要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规划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
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随着近年来社会对公共安全领域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绿地
的防灾避险功能已逐渐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在城市绿地防灾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
尚未形成体系,并且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 我国城市绿地防灾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大规模灾害频发,随着社会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国内城市逐渐开始重视以城市
绿地为主体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以北京市为首,已在29 个公园、绿地和3 所学校、驾校
中建成32 个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达到了497.94 万平方米 (见图1)。天津、重庆、西安
等一些易发灾害城市也建设了一批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城市公园或大型城市绿地。
1
图1:北京市中心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图[1]
2008 年 5 月发生的汶川地震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震灾发生后,成都市二环以内为
数不多的公园内每天涌入避灾人员20 万人,高峰时达30 万人,公园中人员拥挤、踩踏伤亡
的安全隐患问题严重,饮水及厕所等必要的设施严重不足;都江堰市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
翠湖公园等公园因地震造成地质滑坡、建筑受损、围墙垮塌、市民践踏等,损毁十分严重;
绵阳市城区公园、广场、小游园、绿化隔离带等接纳避灾群众30 余万人,九州体育馆、南
河体育中心附属绿地成为重灾区难民主要安置场地。园林部门紧急拆除有安全隐患构筑物,
抢修供水管网和供电设施,新建临时厕所,添置排污泵、吸粪车,才保证了绿地临时避灾的
使用需求。
综合四川受灾城市绿地使用情况和笔者对北京部分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园的实地考
察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绿地防灾规划与建设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1 对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认识不足
一方面为了拉动城市经济增长,一些政府部门热衷于城市形象建设,或者城市的一般性
的基础设施建设,缺少城市安全意识,忽略了城市绿地具有的防灾避险功能;另一方面我国
对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由于缺少灾害防御知识,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应对突发性灾
害的心理和行为能力较弱,对灾害发生后如何利用城市绿地避难、逃生和安置缺乏基本的认
识。2006 年一次对北京应急避难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