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结合系列专题05词诗导学案含解析难点.docVIP

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结合系列专题05词诗导学案含解析难点.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结合系列专题05词诗导学案含解析难点

专题05 词诗 要点1:探究情景交融的艺术。 【要点说明】 【典例分析】 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虞美人》和《苏幕遮》。 【答案】《虞美人》中用以乐景写写哀的手法选取“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欢快的景象,来衬托现在的凄惨处境,表达内心的哀愁。来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曲曲传出。《苏幕遮》这首词的上片,写一个五月的早晨,一场宿雨驱散了潮湿闷热的暑气,檐头鸟雀报晓,鸣声中带着雨后放晴的快乐。下片抒情,叙写梦境,情中见景,并呼应起句,补足“水面清圆”的画面。这首词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抒写了自己的乡愁,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 【典例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分)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用叠词手法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渲染凄凉氛围,烘托人在旅途的凄苦。(1分)两个“又”暗示漂泊是诗人生活的常态。(1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用红绿色彩的变化暗示时光易逝,以动写静,以实写虚。(1分)大自然可以年年叶绿叶黄,花开花落,但人呢?家国呢?青春一去便不再来,故国一失便不再有。绿肥红瘦意味着青春不再,家国衰亡(1分)。这是一个亡国遗民的深沉慨叹,乐景中寄寓了无限的悲凉(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这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题干给出了鉴赏的角度“两种修辞手法”。“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中,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写风与雪的斗争,而诗人又与风雪斗争,颇具战斗气息,放达无拘无束,风格豪迈,表现了作者抗风斗雪的啸傲气度。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属于鉴赏题,鉴赏的对象是“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考生首先应明确鉴赏语言的角度,然后再针对涉及的诗句进行逐句分析。鉴赏的角度有:修辞角度、感官角度、写景角度、遣词造句角度、描写角度等。本题在题干中已经给出了赏析的角度即“两种修辞手法”,目标明确之后考生再来分析诗句中所写的内容,来判断使用的修辞。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小令前两句交代了孤舟的背景:时间是入夜,地点是洞庭湖,遥岸青荧的灯火,衬出了客船的冷寂。“洞庭湖”“灯火青荧”,形象、色彩都有如绘画,足见作者驾驭语言及构筑意境的纯熟能力。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诗人只能蜷缩在船舱中,从而自然地度入“舟中”的题面。“朔风吹老梅花片”是意味深长的一笔,它补出了严冬的时令,还以其若实若虚的意象启人寻绎。在“夜泊洞庭边”的迷茫夜色中,是不可能望见“梅花片”的,可见全句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结合题目的“舟中”二字,则可发现此处的“朔风”,实是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所获得的听觉印象。听觉印象而产生视觉效果,反映了朔风的劲烈,这种强烈的风声使作者生发了“吹老梅花片”的联想,于是才有“推开篷”细看究竟的相应举动,这样看来,“朔风”在这里还有陡至的意味,推篷是因为朔风的骤起,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事出意外,惊喜顿生,孤寂寒冷一扫而光。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摸底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11分) 南柯子﹒淮西客舍接得陈敬止书,有寄 毛奇龄① 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②。相逢风雪满淮西,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③。 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注】①毛奇龄,清代词人。②柘枝:指柘枝舞。《梦溪笔谈》:“寇莱公好《柘枝》舞,会客必舞《柘枝》”③征衣:旅人之衣。 1.全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词虽短,时空转换却多,请简述。(5分) 有人评价本词“别有凄凉”,作者是用哪些手法表达“凄凉”的?请简要分析。(6分)收到友人书信的喜悦之情;久居在外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路途遥远不见家乡的迷惘之情;难见家书前途难料的惆怅之情。评分建议:一点1分,答到三点即可。去年家里出发相别,现在驿馆喜得书信,来年不知天涯何处。(5分)今昔对比,透着凄凉:去年还在家中,今年山峦朦胧遮挡视线,不见家乡,心中满是思念、迷惘,凄凉。借景抒情,营造氛围:芦叶、风雪、残 烛、盘山、秋色等景物苍凉、萧瑟,物物含情,充满凄凉。(6分)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残烛”“照征衣”“北望迷”“书远”“稀”“天涯”等词语;分析“思念”“迷惘”“惆怅”之情。而第二问可结合着关键词“去年”“又是一年”“驿馆”“长安”“天涯” 等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分析作答。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