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课标大纲新古诗歌鉴赏难点.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新课标大纲新古诗歌鉴赏难点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各题。后游(唐)杜 甫寺①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②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注:①寺:修觉寺。杜甫曾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流落到新津(今属四川),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此篇。②暄:温暖。1.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本诗从句式对仗的特点来看有颔联和颈联两联。B.首联采取倒装句式,突出游览的处所。C.颔联写山水草木有情,反衬世态炎凉。D.颈联写诗人从早到暮在此,流连之久。E.尾联采用散文句式,读起来诘屈而拗口。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后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阙题刘眘(shèn)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诗人简介: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注】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E.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4.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阙题刘眘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诗人简介: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注】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E.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小题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E.此诗虽属古风,然多用对句,如“霜被”与“风飘”二句,写尽天地空间;“白日”与“浮云”二句,构成贤愚对比;“梧桐”与“枳棘”二句概括昏君奸佞。7.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柳 堤明?金銮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8.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D.“花经宿雨香难拾”中的“香”与“雨香飞燕促”中的“香”都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E.“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9.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请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公安县怀古①杜甫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