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 论文难点
【摘要】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经过长期的传播与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与儒、道并称三教,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不同寻常的角色,对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佛像艺术又是佛教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佛像有千万种,不仅是在佛教当中有着特有的涵义,也传承着不同地域
其独特的艺术文化。佛像艺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伟大的创造能力“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主要展出汉藏佛像精品。展览的主题是:全面、系统地展示汉藏佛像艺术的历史风貌,同时展示北京地区佛教文化的丰厚底蕴和地域文化特色。通过这个展览,让亲眼目睹佛像艺术在我国汉族、藏族地区发展、演变的脉络和形成的不同的文化艺术风貌;欣赏佛像艺术表现的中华文化特有的品格和艺术神韵;了解佛像艺术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与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密切关系。展览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共展出佛像262尊,种类齐全,造型各异,风格多样,其中大部分佛像是首次向公众展示的馆藏珍品。
藏传佛教是中国三大佛教之一,源自吐蕃时期印度和汉地传入的佛教,形成于 10 世纪前后、在西藏地区,为卫藏、蒙古、土、裕固、纳西等民族信奉的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西藏民间宗教和苯教的内容,如土著神灵及其相关仪式,成为一种地方化的佛教。为了方便传教,藏传佛教利用了大量的图像,由此而形成复杂而富象征性的宗教艺术,在反映宗教主题的同時,也表现了风俗文化的內容。藏传佛像艺术在造像题材上则以藏传佛教的佛像崇拜为表现对象,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以东印度、尼泊尔、斯瓦特、克什米尔等艺术流派为蓝本,同时吸收、融合藏族地区的传统审美和工艺技术,整体上表现出浓郁的藏民族文化特色。
藏传佛教造像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祖师:藏传佛教尊奉的在修学和弘法上有杰出成就的高僧大德,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喇嘛”。祖师像一般仿造祖师生前面貌塑造。如莲花生、宗喀巴像、米拉日巴像等。 密修本尊:密教修行的最高层次是无上瑜伽,无上瑜伽修习所依本尊就是密修本尊。具有代表性的有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密集金刚等。 佛:指圆满觉悟诸法事理的人。佛的形象一般为出家比丘相,头顶有肉髻,发呈螺旋状,身着通肩或袒右肩袈裟,不做任何装饰。如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药师佛等。 菩萨:意译为“觉有情”。一般头戴宝冠,上身着天衣,饰项圈、璎珞、长链,下身穿罗裙,戴有手钏、臂钏、足钏。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 佛母:佛母为诸菩萨之母,喻指佛菩萨的智慧。形象多位寂静之善相,而且都是女性形象。如绿度母、白度母、尊胜佛母等。 罗汉:形象都是出家比丘相,身着袈裟,全身无任何装饰,或坐或立,栩栩如生,是藏传佛教各类造像中最为朴实无华的艺术形象。如阿难、迦叶等。 护法:指护卫佛法的神,部分来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部分来源于西藏当地的苯教及汉地的社会信仰,如四大天王、关羽、李靖等。 藏传佛像元明清各朝时候的特点: 元代:这一时期的造像总体表现为头大身小,颈部较短,躯体挺拔,肌肉劲健、有力度,莲座比较低矮,呈大梯形,莲瓣多宽肥、朴素无纹。 明代:这一时期的藏传佛教金铜造像艺术进入了成熟时期,造像呈现出风格多样,做工精细,人物生动优美等特点,西藏本民族的审美情趣也在其中得到充分发挥。 清代:这一时期的造像流于程序化,虽整体比例完美,做工精细,但已全无早期佛像所体现出的内在神韵。
四.佛像的历史根源与意义
4.1历史根源
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经过长期的传播与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时间、途径、思想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佛教在我国形成了三大不同的体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傣族等地区流行的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三大语系佛教都流行佛像崇拜,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佛像艺术体系。这些体系的形成各有其独特的因缘:一方面取决于不同的传播途径和相应的佛像崇拜体系及艺术粉本,另一方面源于各自受容地的传统文化的改造和影响。4.2发展
佛教的造像特征从初传人中国的那时开始,一直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及地域文化的进行演变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是它何以能承载诸多中华文化的因素之一。最初的西域本土风格的佛教造像,逐渐就被中国的文化与雕刻艺术所改变。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各个阶段,无非是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一种超越,即支撑建造这种塑像风格的思想,本身就存在一种超越性。例如塑造的种种神像造像,具有三头六臂、或多手多眼等,这种艺术形态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向往与对佛教成就者的追随。 东汉、三国、西晋时期是我国佛教的初传时期,造像的特点基本上是一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修一 1.1质点与参考系.pptx VIP
-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项目教程(华为eNSP模拟器版)全册电子课件汇总.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DM.05 ×× U9 ERP项目-项目日报-年月日.docx VIP
- DM.01 ×× U9 ERP项目-项目章程.pptx VIP
- (含六套期末试卷)七年级下册地理精品学案:第2课时复杂的气候.doc VIP
- DM.18 ×× U9 ERP项目-阶段汇报.pptx VIP
- DM.16.01 ××U9 ERP项目培训计划书.docx VIP
- 标准图集-03J601-2 木门窗(部品集成式).pdf VIP
- 2025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