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发性移民1进取型:北方民族南迁
第九章历史人口地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历代人口数量的变化 第二节 历史时期人口迁移 第三节 历史时期南北地区人口分布 第一节 历代人口数量的变化 一、古代户口统计概况: 西周宣王时小规模的人口普查,称为“料民”。 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了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数字——5959,4978人,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人口记载。 二、古代户口统计极不准确,与实际差别非常大。因为: 1、一般记载纳税人丁户口,而非所有“生齿之数”。如未成丁、老丁、妇女(丁女)等未计算在内。 2、逃亡户、特殊户(奴婢、依附者、僧侣等)未计算在内。 3、周边少数民族未计算在内。 4、统计手段落后,官吏营私舞弊。 三、历代户口数量的变化(一)先秦时期:1000万—3000万之间 据晋人皇甫谧(215-282年)《帝王世纪》记载: 夏:1355,3923;商:无以考之;西周:1371,4923 战国至秦:范文澜《中国通史》估计2000万。 讨论:战国七雄争战不休,为何人口有所增加? (二)两汉——隋唐: 历代最盛时估计6000万以上(三国时期除外)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 (2年)达5959万余人。 ————据《汉书·地理志》下各郡数字累加得出 王莽之乱、东汉初兴之时户口几乎减少2/3 东汉极盛时也未超过西汉 三国合计约760多万 《蒿里行》·曹操 关东有义士, 兴兵讨群凶。 …… ……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隋朝4.601.9956 唐朝5.291.9309 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丧寡达制,并须申以媒媾命其好合。 ——唐太宗《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 (三)北宋——清、民国:6000万直至过亿 北宋时,大观四年(1110年)户2088万,口4673万,估计偏低,加上辽、西夏则估计已超过1亿大关。 南宋嘉定十六年时——金章宗明昌六年 7681万人,实际估计过亿。 明朝最盛时为成化十五年(1479年)7,1850,132人,近人学者陈彩章认为超8500万,吕振羽认为一亿数千万。 清代乾隆时期人口大量增殖,讨论其原因? 回答:清朝乾隆年间人口突增的原因? 首先,康熙晚年实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促成雍正“摊丁入亩”的实现,废除了人头税。原来逃避丁税的人不必隐匿。 回答:清朝乾隆年间人口突增的原因? 其次,乾隆以前之统计方法只计“成丁”,老幼以及女子不计算在内,所以与实际相差很大。乾隆改变了这一做法,“大小男妇齐备”。 另外,疆域扩大,户口的编审扩展到边疆。 第三,清朝前期采取了一系列奖励人口增殖的政策。如奖励一产多子的妇女等。 回答:清朝乾隆年间人口突增的原因? 第四,乾隆以后,高产旱地作物的广泛种植,形成山地垦殖运动高潮,促进了耕地和人口的增加。 历代人口的官方统计数(2002-10-29 修订) 第二节 历史时期人口迁移 一、历代人口迁移阶段及其特点 1、先秦:迁移范围小而速度慢。 2、秦——元:迁移频繁而剧烈。 3、明——太平天国:山区和边缘迁移。 4、之后,边缘与海外迁移。 ——据葛剑雄《中国移民史》 二、人口迁移类型与典型事件(一)强制性移民1、内聚型:秦朝迁“天下豪富”12万到咸阳;三国;辽代北方移民;明朝迁江南富户于南京。2、开发型:秦移河套,西汉、曹操、唐朝屯田戌边西北,明代边疆卫所移民等。 (二)自发性移民1、进取型:北方民族南迁、中亚民族东进。 北方游牧民族四次大规模南迁: (1)西周初期玁狁、鬼方和戎族; (2)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 (3)两宋时期,契丹、女真、蒙古; (4)明清时期,蒙古、女真(满洲) (二)自发性移民2、开拓型: 横断山民族大走廊 “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 山区移民:山地垦殖运动 边疆移民:闯关东、走西口 海外移民等 彝族姑娘 清代柳条边分布图 清末“闯关东”的百姓 (二)自发性移民3、退却型:(1)北方少数民族西迁。(2)黄河流域三次人口南迁高潮。(3)夷、蛮、僚、越等族的退却。 匈奴西迁图 黄河流域三次人口南迁高潮 (1)永嘉之乱(310年)——北魏统一北方(439年) (2)安史之乱(755年)——北宋统一(960年) (3)靖康之乱(1127年)——元灭南宋(1276年) 第三节 历史时期南北地区人口分布 (中国南北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一、唐代以前——北多南少 《汉书·地理志》载西汉平帝元始二年5959,4978人为目前所知道最早的人口记载。北方人口占4/5弱,南方人口占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