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次纳莉台风对台北所造成的灾情可说是前所未有
納莉颱風 -災害 第四組 張瑜庭 顏淑伶 蘇榆茗 陳琇曼 秋颱 警報發布概況 特殊路徑 影響 所創下的新紀錄 災害 前言 納莉颱風可說是歷年的侵台颱風中,最具傳奇性的一個了!她誕生於9月6日上午11時的宮古島附近海面,中心氣壓998百帕,受其北邊低壓槽的牽引而向東北移動。在此之前,台灣附近海域的溫度從七月底到九月初,已創下了14年來的新高-攝氏29度,水氣充足再加上高空輻散佳,非常適合熱帶氣旋的發展;而納莉生成期間,台灣附近的大氣環流變得十分複雜,種種的因素之下,使得她成為名副其實的“怪颱”! 秋颱 在前面曾談到颱風發生的環境,必須有較高的氣溫和大量的水氣, 發生對流作用,以及不同方向和不同秉性的風,且發生波動而造成 漩渦等,此均以夏、秋季環境較為適合。過了秋季,太陽直射部分 往南移,南半球之東南信風不能侵入北半球,北半球能形成颱風的 機會較少,所以在北半球颱風多發生在7、8、9、10月,其他月份 較少,尤其是12月至翌年5月間則更少。 生成地點:【第 1次】:台灣東北方海面 【第 2次】:台灣東北方海面 侵台日期:【第 1次】:-- 【第 2次】:2001年9月16日 發布時間:【第 1次】:海上:2001年9月8日23時50分 【第 2次】:海上:2001年9月13日15時0分??????陸上:2001年9月15 日2時45分 解除時間:【第 1次】:海上:2001年9月10日9時0分 【第 2次】:海上:2001年9月19日23時5分??????陸上:2001年9月 19日 17時10分 最大強度:【第 1次】:中度 【第 2次】:中度 近中心最大風速:【第 1次】:40.0 (公尺/秒) 【第 2次】:40.0 (公尺/秒) 侵台路徑分類:【第 1次】:-- 【第 2次】:特殊路徑 登入地段:【第 1次】:三貂角至頭城一帶 【第 2次】:三貂角至頭城一帶 動態:【第 1次】:10日解除警報後於琉球那霸附近海面打轉,13日再次調 頭緩慢地直撲臺灣,16日21時40分左右在東北角登陸,經49小時後 由臺南安平附近進入臺灣海峽南部,加速向西移動進入廣東省並減弱 為熱帶性低氣壓。 【第 2次】:10日解除警報後於琉球那霸附近海面打轉,13日再次調 頭緩慢地直撲臺灣,16日21時40分左右在東北角登陸,經49小時後 由臺南安平附近進入臺灣海峽南部,加速向西移動進入廣東省並減弱 為熱帶性低氣壓。 台灣附近的大氣環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