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楚世界上每一粒尘埃.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看清楚世界上每一粒尘埃

看清楚世界上每一粒尘埃1 农耕文明的历史案头,开放的是诗歌的花朵。 一个诗人,无论身处何方,在他的内心,都为业已凋零的农耕文明,点燃了一缕安息香。 在北京写诗歌,在上海写诗歌,和周成华在河南西峡写诗歌,都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周成华写诗歌的时候,呼入的汽车尾气相应少一些,而北京上海的诗人们呼入的尾气多一些而已。 瘦肉精猪肉在城市的餐桌上漫步,生长素喂养的鸡肉喂养城市孩子的天空。 周成华在西峡,胃部里的蔬菜,更加接近绿色,肺部呼吸的空气,更加纯净一些。 尽管如此,周成华还是在诗歌里挽留即将彻底和人类告别的农耕文明。 让子弹撤退返回枪膛 /让城墙撤退返回土壤 /让枪械撤退返回熔炉/让鱼类撤退返回海洋/ 让霓虹灯撤退返回月光 /让皮鞋撤退返回木屐 / 让污染撤退返回清澈/让添加剂撤退返回自然/ 让事故撤退返回萌芽之前 / 让军政权撤退返回生命/让时间撤退返回事情的原委 /让我撤退返回母亲的腹部/让五谷欠收的种子撤退返回土地/ 让熔炉的钢铁撤退返回铁矿/让城市撤退返回故乡/让脚步撤退返回村庄/《撤退》 周成华的《撤退》,首先是谷川俊太郎式的撤退。 无论人类工业文明的车轮如何碾碎农业文明的梦想,而人类的生存还是和农业文明紧密相连。 就是工业文明的先驱者瓦特活着,也要天天吃面包。而面包来自小麦,小麦来自土地。 就是眼睛躲在眼镜后边的比尔·盖茨,也要喝咖啡,而咖啡来自咖啡树,咖啡树长在地上。 周成华撤退了,时代没有撤退,他要求撤退的事物,都在大地上顽强地和诗人对抗着。 其实撤退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只是人类在某些时候不得不坚守脱离了大地法则的事情。 比如军政权的撤退,肯定比一个人的撤退更要困难。军政权不会撤退,那么子弹也不会撤退,生命们也就荒凉了。 最后,包括很强势的人,由于不会撤退,生命也荒凉了。 就是让脚步撤退返回村庄,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毕竟工业文明给与人类的物质生活,集中表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 人类的的脚步总是梦想着告别村庄告别泥土,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向村庄撤退的。 周成华的撤退,也就带着浓重的乌托邦色彩。 诗人的土地情结,注定要把诗人固定在农耕文明图腾柱上。诗人知道,那根图腾柱也会訇然倒塌。诗歌只是图腾柱的几个碎片而已。 五谷的种子在水泥地下/ 痛在开垦的脸上 厮杀/国家的版图是统一的/河流缓缓地流淌 走马 /《日月星辰 河流》 滋养小麦玉米/的土地/榨干 圈养的城里人/浸泡在麦香里洗濯/欢声笑语 走进/玉米的耳朵/副券的废品 收获/《侵略》 工厂把脚插进田野/吐着炊烟/南极日渐温暖 /一对男女/在海上暧昧表演/月球的诉状/递交太阳系/判词如下:炙烤出地球上/两条腿动物的芯片/《欢歌笑语》 土地是农耕文明的载体,田园牧歌只有在土地里在村庄里,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田园牧歌。 假若有一天,所有的田园牧歌都必须到诗歌里寻找,或是到唐诗宋词里寻找,悲哀的就不仅仅是诗人了。 周成华意识里的田园牧歌,正在消失。在某些地方,已经荡然无存。 在村庄幻化出的城市里,孩子们已经看不见泥土。寻找种植一盆花的泥土,如同寻找田园牧歌一样艰难。 寻找一个泥土那样质朴的人,也十分困难。我们在和人说话的时候,语言和唾沫里,都带着镍币的叮当。 质朴的消失和泥土有关,谄媚的到来和泥土的消失也有关。找一个一点也不谄媚的人,不比找一个一吨重的钻石容易。 作为诗人的周成华,总在自己构筑的乌托邦里寻找。不管他的寻找有没有意义,也不管他的寻找能不能和他人达成共识,他还是执意寻找着。 诗人寻找的快乐,只有诗人自己知道。 2 诗人的土地,比一个村庄宽阔。在诗人狂想的时候,诗人的土地延伸到世界之外,诗人看清楚世界上每一粒尘埃,诗人就看到了世界的本质。 关键是诗人本身,就是世界的一粒尘埃。他落在风里,落在河流里,落在树叶上,然后都皈依于尘埃本身。 因而,诗人无时不处在莫名的虚无里。对自己,对历史,都有一种飘忽的状态。 周成华也是如此。他经常认为人的生命就是一阵风,来的时候和去的时候,都无依无靠。 正是这样的漂浮状态,让诗人回到了历史的河流里,打捞那些已经沉淀的不仅仅是诗人一个人的碎片。 历史是每一个人的,诗人的历史之所以与他人的历史有所不同,是诗人很容易走进历史的某一个片段,沉入其中。 周成华在历史的缝罅里,触摸偶尔一朵开在岁月边缘的花朵,哪怕是枯萎的,也带着过往年代的芬芳。 一枝三棱钢枪/行走在现代的枪管/七十万战者/三年时间/千里之外/和被战者/在历史的空寂河流/培植一株溢血的玫瑰/ 长城:一根金线/ 装帧《史记》/走遗的史迹/地球上的一根腰带 太阳系舞 /李斯 厕中硕鼠/蚕食嬴政的锦文/绝句 斜插历史缝隙/闪光 一把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