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PAM与IAD观点探讨问责性之体制建构与条件检视.PDF
从PAM 与IAD 观点探讨问责性之体制建构与条件检视
汪明生1
Ming-Shen Wang
邱靖蓉2
Ching-Jung Chiu
《摘要》
地方政府间的伙伴关系(partnership)是一种动态的合作关系,伙伴关系的建立必
然会涉及合作双方或多方间存在资源依赖(resource dependence)关系,即藉由伙伴
关系的建立,以达到资源优势的共享和资源劣势的互补(刘坤亿,2006 :6 ),可
谓「水平」(horizontal)的府际关系(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例如高高屏首长
暨主管会报、南部七县市首长论坛、北台区域发展推动委员会、五福论坛、台中
县市联系会报等。一旦建立伙伴关系运作方式之后,主要的问责(accountability)
机制包括设立监测委员会、补助款审查、信息公开等,以确保地方伙伴间的合作
或顺从(林水波、李长晏,2005 :77 ),另外亦应含有人民的监督问责在内。虽
然我国地方制度法亦有针对府际间之协力关系(collaboration)加以规范,但由于地
方政府间常存在本位主义与政党立场的矛盾,导致地方政府间的伙伴关系因缺乏
信任(trust)而成效有限。本研究结合公共事务管理(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PAM)
(汪明生,2006 ),以及制度分析与发展(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IAD)(Ostrom, 2005: 9)等整合架构之多元观点,试图从群体行为、个体认知与社
会条件及制度分析与监督等面向,以南部地方政府间建立伙伴关系为案例进行分
析与探讨。
关键词:伙伴关系、问责、PAM 整合架构、社会条件、IAD 架构
1 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教授,联络地址:80424 高雄市鼓山区莲海路70 号,电话:
07-5252000 转4907/+886-932-861-245 ,电子信箱:mingshen@.tw 。
2 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博士生,联络地址:80424 高雄市鼓山区莲海路70 号,电话:
+886-910-828-279 ,电子信箱:treafor2205@ 。
1
人类之所以结成社会的方式生存,在于以群的方式更有效地猎取更
多的食物以保证生存…...原始初民是为了效率的目的而结成了人
类社会,但是组成人类社会之后的第一生存法则却是平均分享猎取
的食品。
—陈燕(2007:100)
壹、前言
从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到尔后派典转移(paradigm shift) 中所出现的
新公共服务即符合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开始有治理(governance)的概念在内,
伙伴关系(partnership)持着共同治理的精神,建立公营、民营、以及非营利机构
联盟以满足相互同意的需求,达到公共利益极大化。
而上述治理中所提到的善治(good governance)概念比传统政府与治理的概念
来得广泛,它倾向于对经济、社会、政治事务的治理过程,透过利害关系人的共
同涉入,以及以人民利益为基础,对于财务、人力资源的运用过程,并强调公平、
效率、透明与问责的原则(陈敦源、王干文、萧乃沂、黄东益,2007 )。
地方政府间的伙伴关系(partnership)是一种动态的合作关系,伙伴关系的建
立必然会涉及合作双方或多方间存在资源依赖(resource dependence)关系,即藉由
伙伴关系的建立,以达到资源优势的共享和资源劣势的互补(刘坤亿,2006 :6 ),
可谓「水平」(horizontal)的府际关系(intergov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