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疗学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肿瘤放射疗学总结

肿瘤放射治疗学总结 ? 1.放射源的种类 钴-60源,铱-192源 1、放射源的种类: (1)放射性同位素发射出的α、β、γ射线; (2)X线治疗机和各类加速器产生的不同能量的X线; (3)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负π介子束以及其它重粒子束等。 吸收剂量 D: dE/dm的商,dE为电离辐射在质量为dm的介质中沉积的平均能量。SI单位为戈瑞(Gy)。 1 百分深度剂量( PDD)的定义 一、百分深度剂量( percentage depth dose, PDD) ? 1、定义:水模体中以百分数表示的,射线束中心轴上某一深度处的吸收剂量,与参考深度处的吸收剂量的比值。 2、百分深度剂量分布特点: 剂量建成区:从表面到最大剂量深度区域,此区域内剂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指数衰减区:最大剂量深度以后的区域,此区域内剂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 ? 3 影响X(γ)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的四个因素:深度,能量,射野面积,源皮距 4 组织最大剂量比(TMR)的定义 水体模中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度的吸收剂量,与空间同一点模体中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深度深度处同一射野的吸收剂量的比值。 ? 5 影响TMR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的四个因素:深度,能量,射野面积,源皮距 7 楔形因子的定义和楔形板临床三种应用 ①解决上颌窦等偏体位一侧肿瘤用两野交叉照射时剂量不均匀问题; ②利用适当角度的楔形板,对人体曲面和缺损组织进行组织补偿; ③利用楔形板改善剂量分布,以适应治疗胰腺、肾等靶体积较大、部位较深的肿瘤。 3. 精确放疗的实现及含义 精确定位;精确设计;精确照射: 精确定位:采用CT或MRI立体定向、三维重建的定位方法 精确设计:采用三维计算、三维显示,三维适形调强逆向设计的方法 精确照射:采用动态多弧或静态多野非共面聚焦式适形调强照射的方法 4. 什么是适形放疗? 适形放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CRT)是一种技术,使得高剂量区剂量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靶区)形状一致。 ? 5. 3DCRT剂量分布特点:  (1)高剂量区剂量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靶区)的形状一致; (2)靶区内的剂量分布符合预定要求。 6. 立体定向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对设备的要求: (1)基本设备 1. 直线加速器 2. 模拟定位机 3. CT或MRI 4. 模室设备 (2)专业设备 1.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 2. 定位装置 3. 治疗摆位装置 4. 限束装置(准直 筒、MLC等) 5. 体位固定装置 6. 验证装置 小 结 1. 定义:立体定向、SRS、SRT 什么叫立体定向? 利用立体定向装置、CT、MRI和X线数字减影等先进影像设备及三维重建技术,确定病变和临近重要器官的准确位置和范围,这个过程叫作三维空间定位,也叫立体定向。 立体定向放射手术 (SRS) 的定义: 利用立体定向放射技术,用多个小野三维集束单次大剂量照射病变。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的定义: 利用立体定向放射技术,用多个小野三维集束多次大剂量照射病变。 (-刀: 使用多个钴-60放射源分布于头顶部半球的不同经纬度上,经准直后聚焦于一点,此点称为焦点。 X-刀: 以加速器为基础的X射线SRT (SRS) :一般采用4 - 12个非共面圆形小野绕等中心旋转,达到 γ-刀集束照射同样的剂量分布。 ? 4. SRS(SRT)的实现步骤 X(γ)射线SRT(SRS)治疗一般要经过四个过程 : 1. 固定头架:将立体定向装置固定在病人身上; 2. 影像学定位:利用立体定向装置、CT、MRI 等先进影像设备及三维重建技术对病变准确位 ; 3. 治疗计划设计: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精确地设计治疗方案 ; 4. 照射治疗:按照计划对病变实施、手术、照射。 ? 5. 临床应用的特点 (一) 严格掌握 X(γ)刀治疗的适应症 (二) 严格实施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三) 严格按照治疗程序实施治疗 7、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技术 1)体位固定的目的 保证患者从肿瘤定位到治疗计划设计、模拟、确认及每天重复治疗的整个定位、摆位过程中,患者体位的一致性。即提高摆位时体位的重复性和治疗的准确性。 2)体位固定技术 放疗体位的要求,一方面要按上述方法借助体位辅助装置,使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体位,另一方面还要求在照射过程中体位保持不变,或每次摆位能使体位得到重复。因此,在体位辅助装置之上,应加诸如塑料人形面罩等防止患者因下意识运动而使治疗体位发生变化的体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