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月流火 - 集美校友总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七月流火 - 集美校友总会

1、七月流火 杨日照   眼前是一副多年前的地图,在香港的旁边醒目地写着“英属”的字样。一股揪心的疼痛从我胸中升起。香港,这本厚厚的书,透过那繁华的封面,我看到了当年的英商贩毒,强夷侵华和腐败的清政府卑躬屈膝地与英政府签署丧权辱国条约的情景。香港啊,你写着中国人深深的血泪和耻辱。穿越长长的历史隧道,我看到三元里儿女战斗的英姿,也闻到了虎门浓浓的硝烟味。香港啊,你是几代中国人的盼冀。   毕竟,血脉相系的中华民族要托起共同的蓝天。毕竟,归航的汽笛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岂谈版图事,雪耻在今朝。在这七月流火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丰收,迎来了香港回归的庄严日子。   一个民族是否独立,一个国家是否有国力,香港,你的被割让和回归,不就是这样复杂而又简单地阐明这一道理?!   于是,我欢呼这庄严的时刻:1997年7月1日。      2、访港回来,话回归   陈忠信   1997年4月21日,应香港集友银行董事会之邀,我与集美校委会几位代表从厦门乘“集美”号客轮赴港,参加集友银行第50届股东会。   4月22日清晨,“集美”号客轮披着薄纱般的晨雾,从鲤鱼门进入香港的维多利亚港。透过舷窗往外望,整个海湾一派繁忙,进出港的船只在港道中犁出千百条白浪,在水面滚动着,互相拍打着,在低沉地呻吟着,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150年来的耻辱和伤痛。两岸高楼如林,那中银大厦如同一把宝剑直刺茫茫的晨空。忽然间,一线阳光穿过云洞,射在大厦的顶端70层处,顿时那里金碧辉煌,好象在告诉我们今天距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70天。海边一幢房子,屋面如同几个巨大的蚌壳叠在一起,千百名建筑工人正在紧张施工着,那就是香港会展中心。7月1日那里将举行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届时场面将非常隆重,12亿人民将与之同庆。   这时船已靠岸,我们一行随即登上这繁华的都市。   4月23日,我们一行前往德辅道中74-78号集友银行总部参加集友银行第50届股东大会。集友银行是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于1947年7月15日创办的。创行50年来,她伴随着香港的兴衰与繁荣。1934年,嘉庚公司收盘后,集美学校的经费经常发生困难。为了使集美学校的万千学子能够弦歌不辍,他从长远考虑,发动海外亲友、华侨募资及集资创办了香港集友银行。计划以行养校,用银行的盈利,以补集美学校的经费不足。1947年7月15日,集友银行在香港中区中天行5楼406室(即今日历山大厦旧址)正式开业,为香港第39家注册银行。当时的注册资本为10万港元,首任董事长为陈嘉庚先生的族弟、新加坡侨领陈六使先生,董事会聘陈嘉庚先生的次子陈厥祥为总经理。1950年4月,集友银行为了方便对外服务,迁移到雪厂街10号旧显利大厦地下营业,这时银行业务有了较大的发展。1959年11月,在香港北角开设第一家支行,1960年又在九龙红瑚开设第二家支行,1963年购入德辅道中76-80号物业三幢(今总行大楼的地址),并筹建总行大厦。总行大厦竣工后。1967年1月,银行总部即迁入办公。在此前后,香港出现金融业危机,许多中小型的本地银行受到挤兑,数家倒闭。同时,国内发生了“文革”,经济下滑。数年间,香港都处于经济不景气状态,地产下跌,中小银行经营极为艰辛,集友银行同样深受影响。1968年,中银香港分行入集友银行,参与管理。1970年,集友银行加入中银集团。   1978年后,在邓小平同志的指引下,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国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金,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一系列城市,中国的经济日趋活跃,经济总量飞速增长,国力大增,同时也促进香港经济迅猛发展。1987年,集友银行的总资产比60年代末增长了近50倍,在香港有10家支行,在厦门设有分行。据集友银行吴文拱总经理介绍。1993年,银行总资产达189亿港元,在港有19家支行,在国内有厦门、福州两家支行,当年利润达2.9亿港元,比上年增长26.3%.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集友银行于1993年进入了世界千家大银行的行列,排在第980名。1993、1994连续两年获汤臣百卫评选为亚洲区最佳表现银行第二名。1995年该行再创佳绩,世界排名跃升281位,名列第699名。 1996年,集友银行经营成绩更是非凡,纯利达6亿港元,比上年增长28.3%,明显高于香港同业平均12.7%的增幅,资产回报率及股东资金回报率分别为2.4%及21.34%,优于香港同业平均2.1%及16.19%的增长水平。成本收入比例22.6%,与香港同业平均37.1%相比,显示成本控制颇佳。(详见集友银行1992年至1996年业绩表。) 集友银行1992~1996年业绩表单位:百万港元 项目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平均增长 税后 321 381 410 472 605 17.4% 平均资产回报率 2.23% 2.17% 2.0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