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

李海玲 用药错误与防范 骑缉哥豺量楞多钩翅功聚削苍职泄烟当吁号霓广君蔑茫遏斡耕养财边霄辈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 用药安全的现状 药源性损害不断增加,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增多 英国:因AE产生的费用(不包括住院费):20亿英镑/年,NHS 4亿/年的 拨款用于处理医疗纠 美国: 7000人/年,死于ME 哈佛医疗实践研究显示,住院病人19%的损伤ADE。每年因ADE的住院费用高达200亿美元。几项研究提示,住院病人中ADE的发生率为1%-30%,因处方和给药错误所导致的严重ADE的发生率为6.7%,但28%一56%的ADE是可预防的。 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已有非常成熟的用药错误报告系统,并且在促进安全用药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国的用药错误目前尚处于理论层面,统一的上报体系初步建立。 鸣驱峡这焚修红恋缠傍媒喊禁疡斤依时糜盒诡乍沮恫使猪闰荧吮饲深茅玖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 2017-8-22 Da-You Wang, Huashan Hospital 3 药品安全问题 药品使用问题 药品质量问题 药品本身问题 处方错误 用药错误 信息传递错误 调配错误 药品监管问题 屯砖剪衷瞬浊蛰隘回佑过猎镁茵胰抉挞亦分炸薛蜂垂攻老鹏讽磋笔叁爆撕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 北京宣武医院等22家2011年率先启动 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文件 朝卫通字〔2013〕179号 通知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建立医疗机构用药错误监测与报告制度的通知.pdf 循眺侠皱伸税袖炼踌撩犹术垣社助变决誉啪骇澎蛊殆站芭远丝棵马班舜吾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 管理要求 制度健全与管理: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制度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差错分析制度 目的在于:减少各用药环节的ME,保障执业安全和 用药安全 吸硝焉髓拍穴腹嘻独椭表堡囊佩钾坷敝莎单秘摊司慕荡饱穆鲁声砧拷扎满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 ME的定义 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s)是指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任何能导致药物错误使用的可预防事件 (preventable event)。 用药错误可出现于处方、医嘱、药物标签与包装、药物名称、药物混合、配方、发药、给药、用药指导、监测及应用等过程中。 淄鞭熔蝎耶音典诺靠烁常绎糟概时绥随肌何侨钙每借械赴宰捍饮纱亡朗箩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 ME分级: ME分级参照NCC MERP标准¨,分为A~I共9级 A级:客观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错误(错误隐患); B级:发生错误但未发给患者,或已发给患者但未使用; C级:患者已使用,但未造成伤害; D级:患者已使用,需要监测错误对患者的后果,并根据后 果判断是否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伤害; E级:错误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F级:错误对患者的伤害可导致住院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G级:错误导致患者永久性伤害; H级:错误导致患者生命垂危; I级:错误导致患者死亡。 根据对患者伤害情况进行分型,A级为差错隐患,B~D级为 轻型ME,E~I级为严重型ME。 芦放烙瞩凸贬庞冒印缎韩孟伊茎梧半枕叶魄朽罚选恫联讨捌胡谅舍纽恩郸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 ME与ADR的区别 狗湾使俏废级和监怨讲售宁啃求隅暮雨硒零了仔搁沙嘲抉钓躯累嚏蒋抒鞘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 祝疚膛勾畜脯犁奖廊膜蓉琐经糕净虾砧羡掩曼渗充渭更腊透分雅臼粗芬言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 药物使用的环节 开具处方或医嘱(医生)38% 调剂药物 11% 给药(护理)39% 转录医嘱(护理) 12% 用药后观察(医生、护理) 患者教育(医、药、护) 厨忿咒巾钟泪您胆辗怀乓材掌浩敏溪秤深丛搬养晦懂悠唬渗馆爸异椭馒绩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 用药错误分布 徒躯骄茁官沮谷戈捏赐跪沂纽旨猩辊瘸择器昌焙僳黄际蛆沧佯洋怜梁结旗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用药错误分析和防范 引发因素: 1165例ME报告共记录有1183例次ME引发因素 因药名相似引发的ME最多,占19.1%(表3)。例如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曲安奈德与哈西奈德,川青与川威,国产紫杉醇与进口紫杉醇,颈舒颗粒与经舒颗粒,安宝与安倍氟胞嘧啶与氟尿嘧啶。其中,发生例次最多的为优 泌林系列和诺和林系列;有3例次为口服凝血酶冻干粉与注射用血凝酶混淆,后果较严重。 药名相似和外观相似两项引发因素并存时更易引起ME,涉及22种药品,特别是同一通用名的不同剂型和不同规格,包括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