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殷白隧道二衬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殷白隧道位于安徽省宁国市,地处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西南部地势较高,东北部和中部为丘陵和平原,地势较平缓,有省道S104通过,交通较为便利。
本隧道设计为小净距隧道,左线里程为ZK30+750~ZK31+516.5,长766.5m,右线里程为K30+750~K31+520,长770m;隧道洞身主要围岩级别为Ⅳ、Ⅴ级两种围岩,岩体稳定性较差,且隧道埋深较大,约30~70m不等,洞身上覆碎石层,层厚约0.5~2m左右;隧道区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热协调,生物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200mm—1600mm,一年内降雨量多集中在六、七月份,为梅雨季节,容易导致洪涝、旱灾害频繁发生,并诱发坍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二、 编制说明
2.1 编制依据
1、宁宣杭高速公路宣城至宁国段设计图。
2、国家公路隧道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强制性标准、规则等。
3、宣宁沿线的自然、地理、社会民情等及我单位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2.2 编制原则及要点
1、遵循招标文件条款,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质量、安全、工期、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
2、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3、贯彻执行国家和安徽省有关方面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三、施工方案
隧道衬砌台车长10.5m,台车与模板各成独立系统,钢面板厚度10mm,隧道衬砌台车在两侧底部设活动面板,活动面板尺寸将根据需要拆卸调整。如下图:
人行通道、车行通道等其他断面利用工字钢制作与断面相匹配的拱架,利用组合模板施作二次衬砌,钢拱架保证弧度合适,模板平整。
二衬台车示意图
二次衬砌施工示意图
1、砼衬砌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2、二衬施作时机的确定
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围岩变形量较大,流变特性明显时,要加强初期支护并及早施作仰拱和二次衬砌。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应符合下列条件:
(1)隧道周边位移有明显的减缓趋势;
(2)水平收敛(拱脚边墙中部)速度0.2mm/d;
(3)施做二次衬砌前的位移值已达总位移的80%以上;
(4)初期支护表面裂缝不再继续发展。
图1. 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3.1.2基层处理
1、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无明水流,否则应进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或表面刚性封堵处理,待表面上无明水流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2、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平整,铺设防水板前应对基面进行找平处理,处理
方法可采用喷射混凝土或砂浆抹面的方法,处理后的基面应满足下列条件:
D/L≤1/10
D:相邻两凸面间凹进去的深度;
L:相邻两凸面间最短距离。
3、基面上不得有尖锐的毛刺部位,特别是喷射混凝土表面经常出现较大的尖锐石子等硬物,应凿除干净或用1:2.5的水泥砂浆覆盖处理,避免浇注混凝土时刺破防水板。0
4、基面上不得有铁管、钢筋、铁丝等凸出物存在,否则应从根部割除,并在割除部位用水泥砂浆覆盖处理。
5、变形缝两侧各5cm的范围内基面应全部采用1:2.5的水泥砂浆找平,便于背贴式止水带的安装以及保证分区效果。
6、当仰拱初衬表面水量较大时,为避免积水将铺设完成的防水板浮起,宜在仰拱初衬表面设置临时排水沟。基层处理验收标准见表1。
基层处理验收标准 表1
序号 项目 验收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频率 1 基面渗漏水 无明显渗漏水 直接观察 全数检查 2 平整度 矢弦比为≤1/10 用靠尺检查 全数检查 3 管件等突出物 无明显突出物及尖锐物体 直接观察 全数检查 3.1.3铺设缓冲层
1、铺设防水板前应先铺设缓冲层,缓冲层材料采用单位重量为350g/m2的土工布;用水泥钉或膨胀螺栓和与防水板配套的圆垫片将缓冲层固定在基面上,固定点之间呈正梅花型布设,侧墙固定间距为80~100cm;顶拱上的防水板固定间距为1~1.5m;仰拱与侧墙连接部位的固定间距应适当加密至50cm左右。在基面凹坑处应加设圆垫片,避免凹坑部位的防水板吊空。
2、缓冲层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5cm。缓冲层铺设时应尽量与基面密贴,不得拉的过紧或出现过大的皱褶,以免影响防水板的铺设。
3.1.4铺设塑料防水板
1、铺设防水板时,仰拱防水板宜采用沿隧道纵向铺设的方法,以减少十字焊缝的数量,减少手工焊接,保证防水效果。
2、防水板采用热熔法手工焊接在圆垫片上,焊接应牢固可靠,避免浇注和振捣混凝土时防水板脱落。防水板固定方法见图2。
3、防水板固定时应注意不要拉的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