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翔、胡丙勋、 谭爱玲、廖杏玲、冯掌华.pptVIP

黄子翔、胡丙勋、 谭爱玲、廖杏玲、冯掌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子翔、胡丙勋、 谭爱玲、廖杏玲、冯掌华

明清科舉制度 縣考、府考、院考:取中考生的便稱為「秀才」或「生員」。 鄉試(在各省進行,三年一次):取錄的士子稱為「舉人」,各省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在京師進行):錄取者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在文華殿或奉天殿進行,清朝為太和殿):皇帝欽定甲第及名次,三甲士子俱統稱「進士」,成為士子中的精英。 八股文 名稱:又名「經義」、「制義(藝)」、「時文」、「四書文」 命題:宋儒程頤、朱熹的《四書》、《五經》注解 八股:即八個段落,包括「破題」、「承題」、「起講」、「入手」、「前股」(題比)、「中股」(中比)、「後股」、「束股」,故稱八股。 明清科舉制度的弊病 束縛士子的思想及創造力:統治者收「以取士而痼之」的效果。 舉業盛而學術衰微:士人只懂「代聖人立言」,八股以外的學識則置之不顧。 考科舉只為追求功名利祿:士子爭相攀附權貴,拜高官顯宦為「師」,務求升官發財。 明清科舉制度的一些重要變動 康熙二年(1663年),清廷曾因「八股文章,實與政事無涉」,下令廢除。 兩年後,因八股文可使士子盡心於「闡發聖賢之微旨,以觀其心術」,又再恢復。 乾隆時滿洲大學士鄂爾泰:「非不知八股為無用,而牢籠志士,驅策英才,其術莫善於此。」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廢除科舉制。 思考題 把明清科舉制度和現今香港的公開考試制度作一對照,有何值得探討和深思的地方? 明清兩朝的科舉制度雖有種種流弊,但科舉出身的士大夫是否盡是庸才?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