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长江中下游地区:鄂、湘、赣、苏、皖
1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四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鄂、湘、赣、苏、皖
纲目:
1. “九曲回肠 ”与 “吴头楚尾 ”:自然地理与地缘政治
2 . “南襄隘道 ”与 “义阳三关 ”:中原通江南之路
3 .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中下游流域城市经济发展的轨迹
4 .经济与文化的重合:富庶与人才
第一节 “九曲回肠”与“吴头楚尾” 自然地理与地缘政治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自然地理区划上属华中区,大致位于秦岭和南岭之间,西起巫山、雪峰山东
侧,东际于海。地跨北纬 24~ 34°、东经 103~ 123°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明显交替,
四季分明。降水量比较丰沛,自南向北递减。
长江为区域内主要水系,支流发育繁茂,干支流水量均很丰富。长江干流自湖北宜昌至江西湖
口,为中游段,自江西湖口至长江口为下游段。长江从宜昌脱离山峡之后,水面落差减小,水流缓
慢,江面宽阔( 2000 ~650 米不等),河道分叉曲折,摆荡不定,构成典型的陆上三角洲地貌景观。
上起湖北枝江下至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荆江河道尤其婉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由于流速缓慢,泥沙淤积多,每当汛期来临,极易造成溃堤泛滥灾害,自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
江”的说法。类似的分叉弯曲河道还出现在长江武穴至湖口江段,由于受两岸山地丘陵的夹峙,下
陷新地质构造的影响,自龙坪长江发育出第二个陆上三角洲地貌,即九江冲积扇。长江中游的这两
个陆上三角洲冲积扇导致类似的鹅颈式分汊河道,长江主河道自北向南的偏转,地貌上分别在长江
北岸出现过两个古湖泊:云梦泽和彭蠡泽,又相继消失。由于同样的河床演变,又导致长江南侧的
湘、赣北部先后出现了洞庭湖与鄱阳湖。从而影响了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活动。
总体来看,整个长江中下游江段,河道的特征为叉流多,曲流多,沙洲多;两岸的湖泊多,矶
头多,给长江行船、津渡、码头的选位既有利也有不便。湖泊在汛期起则起着容蓄调洪的作用。受
地质条件与湿热气候影响,华中地区的土壤以黄棕壤和红壤为主。黄棕壤分布于江北及鄂北、陕南
及豫西南的丘陵低山,红壤分布于长江以南广大的低山、丘陵区,气候与土壌性质对历史时期的农
业经济的作物品种和经营方式的改变,有所影响。
湖北省地势
湖北省地跨长江,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形成这样一个地域空间的历
史并不很长,大约从北宋以后逐步完成。本省地势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被山地和丘陵环绕,
中南部为低湿平原,略成盆地之势。大致以光化(老河口)经南漳到宜昌一线为界分为鄂东、鄂西
两大部分。
西部为鄂西山地,其中又以长江为界,分为由秦岭东段、武当山、大巴山东段等山脉组成的鄂
西北山地, 由巫山、武陵山、 大娄山等山脉组成的鄂西南山原。 鄂西北山地群峰耸立, 海拔均在 1000
米以上,森林密布;鄂西南山原山高谷深,一般海拔虽然也在 1500 米左右,但是山顶平广,具有
高原性山地特征,适合于旱作农业的经营。
鄂省东部是以长江、汉水冲积而成的江汉平原为主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网交织,湖泊
2
密布,堤垸纵横,历史时期以来就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富庶之地。江汉平原的东部因受地质构造的影
响,在与河南、安徽两省之间由大洪山和大别山组成鄂东北丘陵地区,在与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处
有幕阜山构成的鄂东南丘陵。
湖北省水系以长江为骨干, 受地形影响, 武汉以上各支流从两侧汇注, 构成向心状的长江水系。
长江干流自湖北宜昌脱离峡谷,水流减缓,在枝江至城陵矶之间形成荆江河曲,有如 “九曲回肠 ”,
历史上多次发生裁弯取直, 新旧河道变迁不定, 也影响了这一段长江的津渡。 汉水从陕南流入本省,
自宜城进入江汉平原,水势同样减缓形成曲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