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吴聪敏教授「台湾战后恶性物价膨胀」.doc

评吴聪敏教授「台湾战后恶性物价膨胀」.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評吳聰敏教授「台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 中央研究院 蔡吉源 2005.11.25 物價膨脹是貨幣現象 從吳教授大作頁3之圖一1941-1952貨幣供給額成長與躉售物價指數亦步亦趨的關係來看,確實如Milton Friedman所言:無論何時何地,物價膨脹都是貨幣現象。 但是,個人以為,台灣戰後通貨膨脹問題的根源是剝削台灣資源的政策所致。蔣碩傑(1987)評Keynes(1937)的通貨膨脹政策,以大量發行貨幣降低政府公債負擔的政策,是野狐的政策,即知貨幣大量發行是剝削政策的主要工具。台灣當年物價膨脹是把量物資移往中國,又透過貨幣融通方式所致的雙重效果。戰後初期台灣農業生產很快就恢復戰前水準,例如:米、糖的生產所受戰爭的破壞不大。尤其稻米是民生最主要經濟作物,史明(1980,頁144)說:「(國民政府)加強對台灣物資的掠奪,尤其米、糖等,運回中國大陸,更是造成惡性的經濟恐慌的一大原因」。固然,台灣總人口從1945年的6,250,403人,累增至1949年的7,396,931人,成長18.34%,平均每年平均成長4.59%(葉振輝,頁56);但是,國內生產毛額自1946年之1,332百萬元,增加至1949年之4,193百萬元,成長214.79%,每年平均成長71.60%(郭逢耀等,頁24)。生產毛額成長率略為人口增加率的15.60倍,若能適當調控,尊重市場法則,物資何愁不足?唐賢龍(1947)就當時統制貿易有如下陳述:「台灣工廠林立、地土肥沃、森林廣茂、加以氣候適宜,一年可以種三季稻子,是以在日治時代,各種農產品和加工品的原料均極便宜,就是在光復以後,依然如此。假如能把台灣的出產,源源地自由運銷國內外,不僅可以調劑國內的盈虛,換取外匯的收入,而且還可以增加輸出的數額,充實台灣的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物價更因之而能穩定」。唐氏的見解相當中肯! 可見物價膨脹不但是貨幣發行額大幅成長,如1948年8月基礎貨幣500億元,8月到10月間因熱錢進入,增加本票及貨幣發行713億元,11-12月間又因“逃難資金”匯入,又增加1779億元,致使半年不到,基礎貨幣成長498%(713億元+1779億元÷500億元),形成通膨主因;而且,也因為政商當局物資搜括,強行運往上海圖利所致。下圖似可以說明之 圖中Pc表示管制物價,而有超額總合需求,當1945年8月15日後,解除管制,物價回到均衡水準Pf,但是,行政長官公署接管後,米糖等物資大量以非自由貿易之不等價方式運銷上海,等於物資由AS1減少到AS2、AS3而使物價由Pf往P2、P.3上移。於是米荒造成米價由1944年每公斤28.99漲到1949年的2,044,800元(吳聰敏,2001,頁318),計上漲70,534.67倍。 所以,我要補充說明如下:物價膨脹的原因應該是太多流通在市場上的貨幣追逐市場上相對缺乏或不足的物資。因為,只要物資不虞匱乏,供應源源不絕,供給無窮大,貨幣發行再多也不會發生物價膨脹現象。進言之,當物資供給源源不絕時,我們反而擔心貨幣流通量不足,導致物價緊縮及經濟衰退呢! 結論部分有待商榷 就結論部分論及通膨之消除全賴美援是有待商榷的。因為: (1)蔣碩傑(1980)P. 4-8 1950年03月—「優惠儲蓄存款」政策(台銀開辦)月息7%,複利年息125%,回收流通在外之貨幣,沉澱物價。物價膨脹率(月率)由1950年3月的10.3%,到1950年6月只有0.4%。 1950年06月韓戰爆發。 1950年07月優利由7%→3.5%,1950年9月,物價膨脹率又由6月的0.4%增至6.0%。 1950年10月優利由3.5%→3.0%,1950年12月,物價膨脹率再由9月的6.0%降至5.4%。 1950年12月儲蓄+定存減少1000萬,由9月底之3600萬元變為2600萬元。 1951年02月物價比1950.7上升65%。1951.3.26-1952.4.29優利由3%→4.2%(年息64%),1951年各季末之物價膨脹月率分別為4.8%,3.9%,1.8%,3.9%。 1951年06月美援到位(史明,頁144)。 1952年03月儲蓄+定存提高至2億7100萬元,通膨月率2.6%。 1952年06月儲蓄+定存提高至4億9400萬元,通膨月率 -1.0%。 1952年09月儲蓄+定存提高至5億4100萬元,通膨月率 -0.4%。 1952年06月起優利由4.2%調至3.8%。 1952年12月優利調至2%。 1954年09月優降為1%。 (2)張果為(1980)P. 102-103 1949年6月15幣制改革後,物價短期穩定,不久,又恢復通膨…,嚴家淦幣制改革(政策目標)又落空了!應認清要求物價穩定須先謀求財政健全,要停止膨脹,須先停止(財政赤字之)貨幣融通,財政收入須來自徵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