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文地理识竞赛题目
一、选择题(60分)
(2013·北京)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读世界某大陆西岸年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回答3~4题。
3.该大陆可能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澳大利亚
4.该大陆F处沿海多大雾天气,其原因可能是( )
A.寒暖流交汇
B.副高控制,水汽不易扩散
C.处于板块交界处,多温泉
D.沿岸有寒流经过
读某年部分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图,回答5~6题。
5.下列国家经济发达、人均国民收入高,但人口增长最慢的是( )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中国
6.由图示内容可知( )
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快 人口增长缓慢,经济发达 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增长缓慢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较快
A. B.
C. D.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河所处地区全年降水分配差异大
B.入海水流速度减缓,甲河河口形成较大的三角洲
C.图示季节,乙河上、中、下游水量都在减小
D.甲、乙两河从上游至下游,植被类型完全一致
8.据专家预测,丙湖几十年后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该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有( )
围湖造田 植被破坏 沿湖地区用水量增大 气候趋于干旱
A.B.
C. D.
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部分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9~10题。
9.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原因可能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C.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大
D.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10.2000年与1950年相比( )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B.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非洲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D.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增大
2012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省三沙市,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读南沙群岛部分珊瑚岛礁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地区淡水资源短缺。要解决此问题,目前最不可取的措施是( )
A.冰川融水 B.收集雨水
C.轮船运送 D.海水淡化
12.风向对珊瑚的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上风向有丰富的饵料和氧气,所以珊瑚生长较快且密集。若仅从风向角度考虑,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西北 B.东北—西南
C.东西 D.南北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见下图)。据此回答13~14题。
13.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黄海沿岸
C.海南岛山区 D.东北平原
14.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
A.高寒缺氧 B.潮湿、多虫鼠
C.多火山、地震 D.干旱缺水
2012年12月17日,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读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第15题。
15.该高速公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形,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因主要有( )
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避免过多经过聚落,减小拆迁量 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 减轻生态破坏
A. B.
C. D.
二、综合题(40分)
16.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单位:小时)。
材料二 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人口增长速度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增长速度的2倍。截至2012年6月30日,澳大利亚常住人口为2 268.36万人,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35.96万人。
(1)分析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均较长的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丁地7月和1月的每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别较大的原因。(6分)
(3)指出近年来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国大城市主要的分布地区及其形成的区位因素。(10分)
答案 (1)甲地位于大陆内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晴天较多;(2分)乙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晴天多;(2分)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又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及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晴天多。(2分)
(2)丁地为地中海气候,1月时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晴天多,且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昼长较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