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因素。本课题试图打破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主要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现状状态,构建师范学院与中小学的协作互动机制,确保师范院校培养出符合信息时代需要的高质量专业教师。
“院校协作共同体”是指在实践教学中,建立以师范生与中小学教师为主体的合作团体,整合高等院校和中小学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未来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为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2004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下面简称标准),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各项指标。2005年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2006年开启认证考试,目前已建立一套规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
然而《标准》忽略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区别,对如何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缺乏统一规范,目前主要依靠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来完成,相关研究也主要围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有从项目管理或从知识管理角度分析;有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或根据QAIT模型,提出师范生培训体系;有强调以教学设计为主线,注重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实践性等。这些研究基本以课程为单位,在远离中小学教育现场的封闭状态下进行,加上缺乏统一标准、目标定位不明确、评价标准不规范等因素,影响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2002年美国明确要求从教育类学校或系科毕业的新教师,应该具有将技术有效整合到教学中的能力。英国强调新教师应能自信地使用ICT于学科教学。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也都提出国家标准。可见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制定各自国家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建立专门培训机构,开展针对职前教师的特定项目研究,如PT3项目、TechCo项目、THREAD项目等,鼓励和扶持职前教师进行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研究利用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表明,师范院校必须与中小学校合作,建立良性的互动合作机制,才能有效培养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然而,我国师范生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上相互隔离、相关研究各成体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依赖于校内《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课程性质和评价标准由各高校自行确定,加上远离基础教育现场,对中小学的各种新变化、新需求缺乏切身感受,使得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普遍偏低,难以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2.选题意义
针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式存在的缺陷,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师范学院与中小学校合作,建立以师范生和中小学教师为主体的合作团体,发挥院校各自优势,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促进师范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确保培养出符合信息时代需要的高质量专业教师。
3.研究价值
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构建“院校协作共同体”,建立师范生与中小学教师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双方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通过研究与实践为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规范化的师范生教育技术培养机制提供参考。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探索基于“院校协作共同体”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力求达到“职前职后贯通,合作共赢,共同提高”。
(2)建立“院校协作共同体”平台,为师范生职后的终身教育提供更好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2.研究内容
(1)与《标准》接轨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与学习模块的规范化研究
参照《标准》和考试大纲,定位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重构与《标准》接轨的知识结构体系,落实学习内容与《标准》要求的对应关系。
(2)构建基于“院校协作共同体”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构筑师范学院和中小学协作共同体,在实践中完善合作机制和互动策略,使“培养模式”合理化。
(3)开发“院校协作共同体”互动平台研究
设计开发交流平台,促使学院教师、师范生和中小学教师自由结成研究“团体”,使合作活动持续开展。
(4)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研究
参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认证考试形式,研究规范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估机制。
3. 主要观点
(1)以《标准》为依据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有利于改变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无标准的混乱状态。
(2)加强师范学院与中小学合作,有利于师范生了解信息社会时代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尽快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3)参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认证考试形式,有利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的规范化。
4. 拟创新点
构建“院校协作共同体”,寻求与中小学的合作互动,改变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远离教育现场的封闭状态,实现“职前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校园网络的组建及安全设计.doc
- 斜井提升绞车运行安全技术措施.doc
- 斜井提升钢丝绳安全系数计算方法.doc
- 缬沙坦氨氯地平可行性报告.doc
- 心理暗示的实验和案例.doc
- 泄压安全阀的选择.doc
- 校园安全标识相关图片.doc
- 心理测量与评价复习重点.doc
- 卸煤系统牵车机液压系统故障浅析及改进[日期200..doc
- 心理测评-epq评分与解释.doc
- 2025年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生态农业生物防治技术产业政策支持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2025.docx
- 2025年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高三二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中国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下的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养老护理员生活照护考试题+参考答案.docx
- 初级电力线路工模拟考试题+答案.docx
- 中国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研究报告[001].docx
- 中国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技术路径报告[001].docx
- 新型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技术突破与创新案例研究报告.docx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考试题与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