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烂山故事.ppt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烂山故事

烂柯山; 围棋源于中国,相传围棋之根则在烂柯山。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云:晋时有一叫王樵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见二童子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一局未终,童子对他说,你的斧柄烂了。王樵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数十年。因此后人便把石室山称为烂柯山[1],并把烂柯作为围棋的别称。至今烂柯一词在国内外棋刊上仍屡见不鲜。日本高段棋手还常将“烂柯”两字书于扇面, 用以馈赠亲友。我国一些围棋古典弈谱,还有不少根据烂柯而定书名。   浙江省烂柯山之所以驰誉中外,与她源远流长的历史密切相关。传说炎黄时代、当时炎帝的雨师赤松子与其小女儿少姜即在室石中修炼。春秋时期被称为室石山、空石山、空洞山,为姑篾国一大胜地。晋朝中期王质遇仙烂柯的故事天下广为流传,名声远播。北魏时期称悬室坂,唐初称为石桥山。元和初(约806年)此山始被称作 ; 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 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 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传说有一天两位仙人在烂柯山设棋对弈,上山砍柴的樵童在旁边观棋,直到太阳移西棋还未遍局,樵童欲拿砍柴刀回家时,发现柴刀经风蚀已经成为泥土,其实太阳是被仙人悬在天空,人间已经过了千年,樵童此时也已经成为仙人。以现代肖草《衢州烂柯山》诗为证:“烂柯残棋未遍局,山下移日千载西;樵童抚柯欲返居,无奈风蚀归烂泥。”   第三十福地 烂柯山 在卫州信安县 ;?桃花洞--?烂柯山在洛川县槐柏镇甘石村。? ??据传说很早以前,烂柯山下有个乡村,村里住着一位勤苦善良的以砍柴为生的年轻人,人们都叫他王樵。这年春季的一天,王樵拿起扁担柴斧入山砍柴。到目前为止至山下见有两位白发长髯的老人携手进了烂柯山的桃花洞中,王樵很奇怪,村里没见过这两位老人,他们是谁?到桃花洞里做什么去呢?由于好奇心的作用,他也???跟着走进洞去。一进洞,只见洞中流水潺潺,两旁桃花红得鲜艳,有的树上已是硕果累累,两位老人在一块青石板的两边坐下,摆开棋盘,下起棋来了,王樵见此情景,也就放下扁担,撂下柴斧,蹲在一旁观棋,时间一长,只见两位老人,有时顺手摘下一只桃子吃,有时也送给王樵一只吃。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两位老人下完了棋起身向洞的深处走去。这时王樵才想起自己是来砍柴的,连忙去拾扁担,扁担已经朽了,再去拾柴斧,斧柄也已经烂了。柴砍不成了,只好顺原路出洞回家。一出洞,他已觉得先前的山形,树木,道路都好似变了,归途只能依稀辨认。总算回到了村里,见往来老乡都是陌生人,他诧异地上前询问王樵的家。据云:王樵入山打柴,一去不归,至今已有八百年了,这时王樵才意识到自己遇了神仙,而自己也成了仙。他知道再寻下去也是没用,只好返回山中,又进了桃花洞,其后不知所终。? ??从此,洛川有了二仙对奕,樵子烂柯的传说,山也因之名为烂柯山了。 ;烂柯山古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