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陈风》爱情文化新探.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陈风》爱情文化新探

《诗经.陈风》爱情文化新探 ◎张雪婧 (江南大学文学院江苏·无锡214012) 摘要诗经中的爱情历代为人所唱诵,十五国风很多都是反映了上古时期的爱情·陈凤是国风中最为独特,最为浪漫的 风诗,尽管陈风篇幅很少,仍可以挖掘出新的爱情文化气息. 关键词肯定爱情新声表情迭意悲剧性 一、孔子对陈风爱情诗的肯定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孔子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整理《诗经》的同时,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保存了一系列爱情诤歌,并为之定下基调:“诗三百,一言以蔽 毛诗序说《衡门》诱僖公,愿而无立志,故作诗以诱掖其君 之,诗无邪.”孔子是有人情味的学者,他指出:“食色,性也。” 也。而三家诗及朱熹都认为这是首贤人自勉言志的诗歌,现 他认为爱情是一种人性自然,不可抹煞,然而,并不是诗经中 代学者多数也持这种说法。贤者安贫乐道,住破房子,吃粗粮, 的爱情都会得到孔子的称赞和肯定。《郑风》即集合了大量爱 摒弃富贵,我看这首诗也许是一个爱情中失意的贵族青年对 情诗篇。大胆写实的叙述并被冠之以淫.子日:“恶紫之夺朱 社会的抨击,“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也,恶郑声之乱雅声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 这里,齐之姜和宋之子都是大国贵族的女子,这里亦可以指代 郑风诗歌大多热烈奔放,对礼教有所违背,这难免让崇尚周丰L 大户人家的千金,这个青年的家长需要门当户对的婚姻,他却 的孔子不满,于是放郑声,相比同样集合大量爱情诗的‘陈风》 不赞同,娶妻子难道一定要门当户对,一定要大富大贵?要门 当户对,一定要大富大贵?娶妻为何不能两情相悦,自己来选 却得到了相反的评价.1994年,上海博物馆购得战国楚简孔 择新娘,选对了妻子,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 子诗论》共29枚竹简,残存1006个字,涉及到‘诗经》中59首 诗歌.有关陈风的只有‘宛丘》一首。 饥。再辛苦再贫穷也是快乐的。这种反问的语气之强逐可知 22号简:之.‘宛丘》曰:“洵有情,而亡望”,吾善之.仅 其渴望自由的呼声. 一首,便能看出孔子对陈风整体看法.“善”表明孔子认为这 三、浪漫的传情达爱 样的结局是美好的情感,不附会当时的历史和背景,从诗的本 爱情自古也需要媒介引导,诗经中男女相恋会有赠送信 身去挖掘,从主观个人的感受去体验《论语·八佾》:“关雎,乐 物的行为,如卫风.木瓜》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郑 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孔子对关雎的评价,也是孔子理性的 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艺文类聚》在 思维方式.‘毛诗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这里,‘宛 这首诗中,女孩子主动邀请男孩子,而且邀了两次,女孩子没 丘》讲述的便是一段有情而无望的爱,故孔子称赞,认为“善”, 有觉得害羞脸红,反而大方的一起随行,甚至于互送礼物。” 因为诗歌的主人公完全把握了这种理性与节制,使得这种对 而在陈风里面也有这样的情景,‘陈风.东门之扮》“东门 爱的绝望少了哀伤变得理智为人称道. 之扮,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婆其下.毅旦于差,南方之原。 二、爱情选择中的自由呼声 不绩其麻,市也婆婆.觳旦于逝,越以酸迈。视尔如蔽,贻我 在当时的社会,爱情自然要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有一些 握椒.”男女互相心仪,女子送给男子椒,和木瓜》、溱洧》不 禁锢和枷锁,这些在诗经爱情诗中都得到了反映,婚姻大事, 同,他们所赠之物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诗经·周颂》曰:“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很多婚姻也是 锻其馨”.‘苟予·礼论》也云:“椒兰芬,以善鼻也”.因为花 父母做主,更不要说是两千多年前的周代了.‘礼记·曲礼》 椒香气浓郁,结果累累,被看作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到了汉 中讲;。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不少真挚的爱情便埋没了, 代。皇帝的后妃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