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90后创业团队是如何被群殴的
一个“90后”创业团队是如何被群殴的
作者: 新芽网 来源: 新芽网
古语有云:同行是冤家,这是中华民族绵延上千年留存下来的处事智慧,措
辞简单但内涵丰富。来到21 世纪,人与人相处,企业与企业相处自然不会刀兵
相向,但是既然“冤家”的身份还留存着,自然少不了一些明争暗斗。近日,由一
辆折叠车引发的口水战甚嚣尘上,不明就里的网友、自愈公正的媒体口诛笔伐之
声一片,甚至连大牌官媒都加入了口水大战。这个成立不久的“90 后”创业团队
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众矢之的,又是犯下何种大错竟至惊动官媒声讨?这是
一件单纯的跨国维权事件,还是云马团队动了谁口中的奶酪?
云马事件
2015 年10 月15 日,杭州云造科技在北京举办最新款产品云马C1 电单车发
布会。然而紧接着,微博上一篇关于一位爱沙尼亚老人Matti 控告云马X1 抄袭
的文章迅速发酵,引来各方围观,微博内容直指云马X1 抄袭stigo,之后就是多
家媒体联合发生,声讨云马之声骤起。
云马回应
随着一天的事情的发酵,事情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位于风口浪尖
上的云马创始人邱懿武迅即出面灭火,在微博上发出了声明。一封很正常的澄清
声明书,引来的却是很多网友的不理解、谩骂。
官媒加入
10 月23 日,环球时报在其官方微信上发布带有严重指向性的文章《耳光响
亮!又一个“天才90 后”创业神话炸碎》,经过两天传播,10 月26 日清晨,与
该媒体所属同一集团的另一官媒转载该文,引发新一轮的热议。笔者觉的这次事
件的高潮正是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官媒的加入,绝对是“活久见”的经典案例。
云马团队到底是怎么撞上了官媒的枪口?
引发争论
所谓“理不辨不明,事不鉴不清“,随着事情的发展深入,网易、新京报等部
分媒体提出新的信息。网易科技指出“从外观上看,云马X1 和stigo 的确有一些
相似,但是仅从外观还不能判断是否为抄袭。二者的内部结构是否相同,原理是
否一样,核心技术又是什么?这些还需要去一一证实才能得出结论。”
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审查部部长林笑跃称,判定抄袭需要复杂的程序,仅凭
网络上观点不能断定。多名专家也表示,借鉴和抄袭的边界不清晰,很难做出准
确的判断。
惊人内幕
就在笔者以为云马事件即将进入无休止的撕X 大战的时候,一篇揭露云马
事件内幕的文章出现了,其中其揭露的一些内幕,真的可以用“有备而来的别有
用心”来形容。这篇名为《深挖云马事件,同行竞争丑闻惊现》爆料点主要有一
下几点:
云马抄袭从知乎和微博上火起来的时间点,10 月15 日下午三点,恰好是云
造公司的另外一款产品云马C1 的发布会刚结束。这个时间节点上撞车的巧合性,
不幸与大部分「发布会攻击,转移公众注意力」的黑公关手段吻合。最初,消息
是从一个不知名的微博账号上发出,然后经大号转载后迅速扩散,扩散的操作手
法也非常相似。随后,知乎问题被提问者关闭,微博上风波也随着云造方面发出
的声明而渐渐平息。一周之后,10 月23 日,环球时报再次报道云马X1 抄袭事
件,被人民日报转载,形成第二波以微信为主的扩大传播,不得不说节奏把握的
相当准确。
在大家一边倒的愤怒、咒骂云造时,一家媒体透露出了几个被人忽视的细节,
称曾经收到过来自某「友商」付费发布指责云马抄袭的公关稿的请求,后来被这
家媒体委婉拒绝。同时,如果顺着Matti Ounapuu 的微博搜索下去,发现为他说
话互动最多的账号叫做「铃铃科技」,查阅了其官网之后发现这是Stigo 在中国
的一家代理公司。
铃铃科技的CEO 何艺舟早在今年5 月份就与Matti 设计师本人见面,详细
谈到了将Stigo 电动车引入中国量产的问题,还在个人微博上兴致冲冲的发了合
影纪念。所以,这已经远远不是一个年逾七旬的外国老人与中国年轻团队之间的
维权故事了,现在导演交代出了真正的脚本:这是一场同行业、同品类的A 公
司对B 公司采取的商业竞争。只不过,这种竞争方式,被裹在了浓厚的跨国维
权、伸张正义感的悲情色彩之下,站在了道德高地上,成功激起了主流舆论的愤
怒、赢得了大众的同情,以至于所有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是被利用了。
如果这个内幕真的揭露属实,那么云马抄袭事件已经不再单单只是一起爱沙
尼亚老人跨国维权的事件,而是同行恶意抹黑的商场“甄嬛传”。不过话说回来,
无论是借鉴、抄袭,这些自然有法律作出公正的裁决,可是如果有人想借着事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