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走在时代边缘的孤独者
摘要:“多余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具有典型的社会现象,诉说了知识分子内心的迷茫与无助,在精神困境与生存困境的双重压力下,他们往往迷失自我,陷入个体存在的困境。郁达夫笔下的“多余人”具有现代主义的写作和审美风格。
关键词:郁达夫;多余人;现代主义
一、“多余人”形象源起与中国借鉴
“多余人”形象源起于十九世纪的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是“多余人”形象的鼻祖。“多余人”即社会的零余者,是对于游走在社会边缘的知识分子的总称。他们的内心时刻充满了痛苦,在扭曲与压抑中迷失自我,在伤痛与悲观中放纵自我,在堕落与沉沦中成为真正的边缘人。
中国社会中也存在许多类似“多余人”的零余者,这些知识分子对现状不满,欲图振兴却又看不到出路,内心充满矛盾与冲突。五四时期,随着思想启蒙的觉醒,文坛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而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生活政治的更迭与战乱的频发,知识分子救国的理想破灭。然而,零余者不是某个时代的产物,他们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有不能融入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们是共同的行走在时代边缘的孤独者。
二、社会零余者的边缘化的表现
列宁在评论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时认为罗亭人物形象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由此,这个评价被历代作家运用到“多余人”的表述中,作为社会零余者的知识分子,有着和崇高理想背道而驰的行动力,胆怯、懦弱、悲哀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
郁达夫笔下的《沉沦》中的“我”作为留学生,与日本文化格格不入,?_篇就呈现出“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的状态,“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①,在这种孤独的背景下,“我”经历了许多事情使内心更加绝望,放学看到学生们说笑以为在嘲笑自己,偷看房东女儿洗澡的惊恐慌张。诸多异常的行为与心理使人物内心发生异化,在思想中挣扎,在现实中徘徊,这些人生活在自卑中,内心变得格外的扭曲。
零余者看似在写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知识分子的悲剧人生,实际也是作家的自叙传的缩影,通过塑造社会“多余人”的形象隐喻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压抑的释放。这些创作虽然充满感伤情调和变态性心理的描写,当时被认为有“颓废派”的倾向。“颓废主义”属于现代主义流派的一种,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化,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尼采成了颓废主义的代表,而不仅仅是颓废主义的理论家”②。在诺贝尔?博比奥的《颓废主义哲学》一书中提到“颓废主义被等同与哲学上的非理性主义,特别是存在主义”③。郁达夫小说中的人物具有某些现代主义的特征,颓废、迷茫与非理性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消极悲观的世界观。
三、心理分析的叙事模式与感伤非理性的艺术追求
五四时期,随着思想启蒙与社会风气的开化,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涌入中国,在民主与科学的文化反思中,追求精神世界的挖掘与感观直觉的书写。郁达夫早期作品反映了中国的留日学生身在异乡的生活,以及回国后又遭到社会歧视,遭受颠沛流离的生活。郁达夫作为创造社作家,他的作品除了浪漫主义的思想,还加入现代主义的心理分析的描写。他笔下众多主人公都处于灵与肉的冲突,追求原始本能与内心的自由。《茫茫夜》中的于质夫扭曲变态的心理,《沉沦》中“我”迷惘荒谬,作家通过直白的心理描述与自叙传的结合,创造出具有现代主义审美的主人公形象。
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还受到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在久米正雄、田山花袋等作家的影响下,郁达夫遵从创作要袒露内心世界,书写变态的性心理,书写灵与肉的冲突。零余者在郁达夫的笔下具有学习日本私小说的自我心理的效仿。《春风沉醉的晚上》中底层人民的内心迷茫与情感冲突。《沉沦》中主人公时常自我心理袒露与剖析“你这卑怯者”、“她们虽有意思,与你有什么相干?她们所送的秋波,不是单送给那三个日本人的么”④的现代主义心理分析审美,在郁达夫的笔下的“多余人”是作者带着具有现代主义目光塑造与反思,也同时表现出知识分子的“袋里无钱,心头多恨”⑤的郁郁感伤的心境,表现出“多余人”的苍凉人生。
注释:
①吴秀明.郁达夫全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②[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 顾爱彬,李瑞华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5: 238
③[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 顾爱彬,李瑞华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5: 239
④吴秀明.郁达夫全集[M]. 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⑤桑逢康.郁达夫传[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104
参考文献:
[1]吴秀明.郁达夫全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0章(讲练测).docx VIP
- 表面处理技术在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2025.docx
- 汪曾祺《钓鱼大夫》阅读答案试题解析理解 .pdf VIP
- 家庭反暴强制报告制度及服务流程.docx VIP
- 聚醚多元醇企业标准.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1章(讲练测).docx VIP
- T_CIATCM 093—2020_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团体标准远程会诊系统建设指南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2章(讲练测).docx VIP
- 2025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3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边坡位移监测记录表.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