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中医药古籍保护与挖掘利用模式研究.docVIP

基于物联网中医药古籍保护与挖掘利用模式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物联网中医药古籍保护与挖掘利用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借助物联网无线射频识别和无线传感技术,对中医药古籍的保存环境(如温湿度、光照度)监控,对古籍的快速盘点、查找、防盗、定位等有效管理方法。阐述了借助信息化手段,对中医药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医院知识管理平台,对传承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古籍的挖掘与利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药传承;古籍保护;古籍数字化;物联网技术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rough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of ancient books of TCM preserv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such as temperature, humidity, illumination) monitoring, on the ancient rapid checking, search, security, positioning, and other effective methods to manage th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digital processing of ancient book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ospital knowledge management platform, the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exca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ation of ancient books; Ancient book protection; Digitization of ancient books;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中?t药学是一门基于实践与经验的学科,业界一直倡导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应遵循师古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原则。熟读经典著作乃至背诵重点篇章,触类旁通,被许多中医大家视作贯彻始终的学问。古籍记录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文化,见证着中华文明延续发展的历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人类文明的瑰宝,经过几千年的辗转流传至今,往往具有唯一性并且不可再生。因此在保护古籍方面除了提高古籍的保存技术使其免受损坏外,也应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永久的保存。   无锡中医医院目前古籍种类达1966种,共6864册,其中最早是明宣德六年(1431年)刻本,最晚的是1955年的石印本。这些历史悠久的古籍,虽然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环境保护手段来延长保存周期,但也避免不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损毁、字体渐变模糊等一系列问题。此类书籍如果考虑保管问题而无法借阅,对于古籍文化的发扬光大就没有任何意义,图书管理室就变成了一个仓库。   借助物联网无线射频识别和无线传感技术,对中医药古籍的保存环境(如温湿度、光照度)监控,对古籍的快速盘点、查找、防盗、定位等有效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基于物联网的中医药古籍管理系统,对中医药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使之广泛的无损化阅读,对中医药文化传承,促进中医药古籍的挖掘与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医院古籍保护与借阅特点   1.1古籍保存环境 古籍具备文物和文献双重属性,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一些善本则更为珍贵,是各图书馆重点保护的馆藏 。因此确保古籍图书安全就成为古籍保护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中造成古籍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有霉蚀、虫蛀、鼠啮、烬毁、水溃、絮化、粘连、磨损、撕裂、酸化、老化等,其中虫蛀、磨损、酸化、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不适宜的温湿度不仅会直接损坏古籍,而且会加剧尘、虫、霉等因素的破坏作用。如果古籍书库的温度能控制在(20±2)℃,湿度在(50±5)%的条件下,不仅能延缓古籍纸张老化的速度,还可避免绝大多数虫害的繁殖。另外古籍清点要求快速且无损害,一般在财产交接和检查时进行,若能进入古籍书库一次即完成清点,则其结果更准确可信,古籍具备文物特性,清点时应尽可能不接触书籍以避免对古籍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