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ppt第八单元 北宋文学和苏轼
;
唐 诗 宋 诗
情感: 热烈、饱满、昂扬 ; 内敛、温和、稳健
风格: 色泽丰美 ; 平易瘦劲
情韵生动; 思理深切
;;;;;; ;
;
;三、总结:宋诗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首先是议论化。即严羽所说“以议论为诗”。宋诗的这种理性化的倾向,与宋时道学思潮的兴起不无关系。
其次是才学化。即严羽所说“以才学为诗”。主要表现在广征博引、多用故实上,它直接导源于宋人高度的文化修养、学术水平。
再次是散文化。即严羽所说的“以文字为诗”。主要是受古文运动的影响,同时,宋人的创作理论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 总之,宋诗是继唐诗发展后的又一高峰期:1、出现了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一批极优秀的作家;2、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广泛反映了宋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内容;3、在唐诗基础上,创作风格更趋于多样化,作家能在更深广、更开放的文化大背景中进行创作,更多、更自觉地从前人和同时代人中吸取创作经验,从书本和其他艺术中吸取创作营养,终形成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散文为诗的"易道易晓"的宋诗风格。?
;;;3、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4、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5、苏轼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
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可以说是
众 艺 兼 备。;;;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jian第三声,跛,瘸)
;;此诗贵有理趣,是诗人和弟弟苏辙之诗。
首联“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巧妙利用原唱“雪泥”二字,用“飞鸿踏雪泥”的意象,含蓄抒发了人生飘忽不定的感慨。
颔联“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文字对仗,紧承上联,用“雪泥鸿爪”这个譬喻(意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以及往事变迁的洒脱胸襟。
;颈联“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应和弟弟诗中的怀旧之情,提到兄弟二人曾经同游渑池,投宿僧寺,题诗舍壁,以印证“雪泥鸿爪”之意,隐晦指出人应有超脱的处世态度。
尾联“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更用赴京赶考途中的颠簸,暗示未来仕途的艰险,其中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更蕴涵着超脱通达的精神。
;
;诗写诗人对往事的眷念。
用“雪泥鸿爪”来比喻人无意中留下的踪迹,就如飞鸿在雪地上踏 出爪印一样。如老僧新塔,坏壁旧题,都是泥上爪印而已,感叹人生无定。但是往日的坎坷遭遇,仍然 留在人们记忆中,心上的爪痕是难以磨灭的。全诗比喻新奇,属对工巧,写出了对生活的无限深情。
;总结:此诗很富有理趣。
主要体现于前四句。 “雪泥鸿爪”已作为成语被后世广泛传诵。诗人用“雪泥鸿爪”譬喻人生遭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慨叹以及超脱豁达的精神。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纪昀评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所谓“唐人旧格”,约指崔颢《黄鹤楼》,作为七律,三、四两句本该对仗,此却一意直下,不作讲求。“泥上”二句,也可算是对仗,但其文意承上直说,本身也带有承接关系,所以是“单行入律”。“意境恣逸”的意思,就是不仅文字飘逸,行文有势,且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不求工而自工。这正是苏轼的“本色”。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