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长江老海坝九龙港以下近岸河床冲刷成因 - 工程设计
一. 长江老海坝九龙港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境内,上接镇杨河,是澄(江阴)通(南通)河段中部的易坍江区。
20世纪70年代初,福姜沙左、右汊水流汇合后,被如皋沙群分成左、中、右三汊,左汊即原来的又来沙北汊、天生港水道上段,现已围垦并登陆;中汊即又来沙与民主沙和长青沙之间,是7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汊道;右汊即老海坝浏海沙水道。如皋沙群左、中、右三汊近期演变的主要特点是:70年代中期起,随着又来沙北汊不断淤积、萎缩直至消亡,中汊迅速发展,目前中汊分流比已达30%左右。由于中汊的迅速发展,分流量不断增加,与右汊(浏海沙上段)水流汇合后,导致右岸顶冲点由原来的老海坝一带下移至九龙港以下,大大增强了九龙港—十一圩以下近岸河床的冲刷强度,现根据70年代以来历年水下地形测量资料简要分析如下:一、如皋中汊演变过程
1. 70年代如皋沙群各汊道形势
1970年时中汊仅仅是民主沙与又来沙之间一条很小的串沟,以-5m等深线为例,1970年仅是两个间隔600m的小深槽,平均槽宽60m左右,长江主流除又来沙北汊分泄少量外,绝大部分由双涧沙北水道经双涧沙与民主沙之间汊道下泄入浏海沙水道,直接顶冲右岸老海坝一带江岸,河床冲刷江岸崩坍十分严重,老海坝成为长江下游最严重坍江地段。为了防御长江洪水,确保沿江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从20世纪70年代初起,对老海坝局部严重坍江段兴建部分丁坝护岸工程。到1974年共修建丁坝11条,1975年后除对已建丁坝工程进行不断加固外,新建护岸工程全部改为平顺抛石护岸。至70年代末,自老海坝上游至九龙港以上,基本上实施了丁坝和平顺抛石护岸工程。由于护岸工程的实施,初步控制了江岸崩塌强度,整治护岸效果比较明显。老海坝下段九龙港以下江岸段,虽然亦受长江主流控制,但由于该段江岸处于长江主流顶冲区下游,近岸河床冲刷强度较上游老海坝一带明显减弱,河床江岸尚属基本稳定。此外,从1970年河道平面形态可见,由于长江主流走向不明,从双锏沙水道至双锏沙与民主沙之间呈小于90°急拐,水流流势不畅,而中汊串沟与双锏沙北水道口衔接平顺,流势畅顺,约于70年代中期,中汊开始发展,至1977年中汊发展已十分明显。
2. 80年代急剧变化
1980年中汊进一步扩大,中汊进口至出口6000m范围内历年河道特征值变化如表1.由表1可知,1980年和1985年0m等深线以下河道平均宽度,分别较1970年扩大1.1倍和1.8倍,80年代中后期0m线以下河宽略有增加,但幅度不大;1980年和1985年平均断面面积较1970年分别扩大7.26倍和13.9倍,1985年后平均断面积呈少量增加趋势,1989年较1985年仅增加1156m2;河床平均高程1970年至1985年间年均冲刷0.76m,而1985以后变化不大;0m线以下河槽容积,1970年为503万m3,1980年猛增为4225万m3,80年代中期渐趋缓和,1985、1989年分别为7418万m3和7994万m3,1992年则减少为7582万m3.各汊道历年实测分流比变化如表2.
以上资料,充分说明了中汊河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演变趋势。70年代初至中期为中汊形成并趋于开始发展阶段,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的十年间是中汊迅猛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后缓慢变化。其原因:一是如皋沙群各汊道之间自然调整。70年代中期后,双锏北水道分为两股下泄,一股进入中汊,另一股仍由双锏沙和民主之间下泄。之后,由于中汊河槽进口段与上游双锏沙北水道呈微弯型河势,其弯曲半径大于9km,水流畅顺,河道阻力小,十分有利于中汊发展,而双锏北水道与双锏沙和民主沙之间汊道水流流势呈小于90°急拐,弯曲半径仅2km左右,随着中汊发展,双锏沙与民主沙之间河道不断萎缩,而双锏沙与民主沙之间汊道萎缩,又促进中汊发展,中汊发展又加快了双锏沙与民主沙之间汊道萎缩,如此恶性循环。二是中汊内部控制工程的作用。为尽快控制中汊发展,80年代中后期,首先在长青沙头和西南角实施了一系列整治护岸工程,由于工程的实施,对抑制中汊发展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90年代以后进一步缓和变化
20世纪90年代,由于双锏沙与民主沙之间汊道完全消亡,以及根据长江节点整治实施的中汊上游左岸章港—夏仕港段应急整治工程,致使河床江岸进一步稳定、少变,从河势角度,为中汊稳定变化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此外汊内口门左侧又来沙一带控制工程不断实施,也是控制中汊发展变化的又一重要工程措施,估计今后中汊再度发展的可能性不大。
二、如皋中汊发展对右岸老海坝下段江岸的冲刷影响
70年代中期前,上游福姜沙左、右汊水流汇合后,分成双锏沙南北水道,南水道在福姜沙尾90°急右转进入浏海沙水道,北水道同样呈90°急右转经双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讲解.pdf VIP
- 《弟子规正版全文-带拼音-完善打印版》.docx VIP
- 新大学日语阅读与写作1东娜练习答案及译文.pptx
-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共33张PPT).pptx VIP
- 施工现场节假日前安全检查表.doc VIP
- 500kV龙昌Ⅰ、Ⅱ号线直线塔绝缘子单串改双串施工方案.pdf VIP
- 结构优化的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研究.pdf VIP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1(思政智慧版)课件 B1U1 Section A Fresh start.pptx VIP
- 北京-407EV-标准版-BJ5030XXYVRRC-BEV-407EV纯电动汽车产品使用说明书.pdf VIP
- 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