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工程概况 1.1 桥位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工程位于既有南京长江大桥上游约20㎞的大胜关桥位,已经建成的南京长江三桥位于本桥位下游1.55㎞。大胜关桥位也是规划中沪汉蓉铁路在南京跨越长江的越江通道,同时应南京市政府的要求搭载南京市的双线地铁过江。 1.2 技术标准 京沪客运专线,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300㎞/h,设计荷载为ZK活载。 沪汉蓉I级干线,客货共线,客运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h,设计荷载为中-活载。 1.3 建设规模 大桥全长约9.273㎞,长江防洪大堤之间正桥与南岸引桥共3.674㎞的范围按六线(高速双线、沪汉蓉双线、南京地铁双线)标准设计,预留沪汉蓉铁路与南京地铁接线条件,北岸5.59㎞范围引桥仅按高速双线标准设计。 1.4 桥梁孔跨布置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范围全长9273.237m,全桥由北向南的孔跨布置为: 1.4.1 北岸引桥:全长5596.2m 24×32.7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40+2×44+40)m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浦乌公路高架桥)142×32.7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北岸河漫滩地带)。 1.4.2 北岸合建区段引桥:全长1202.4m (44+68+44)m三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跨北岸大堤)+32x32.7m预应力砼简支箱梁。 1.4.3 水域合建区段主桥:全长1615.0m 2联(85+85)m钢桁连续梁+(109.5+192+336+336+192+ 109.5)m六跨连续钢桁拱主桥。 1.4.4 南岸合建区段引桥:全长856.6m (37+60+37)m三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跨南大堤)+32.7m预应力砼简支箱梁+(37+60+37)m三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7x32.7m预应力砼简支箱梁。 合建区段总长3674米。 1.5 气象、水文、地质情况 1.5.1 气象 南京位于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带,具有过渡性、季风性、湿润性的特点。春季以风和日丽天气为主,6月前后为一年一度的梅雨季节,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充沛,汛期暴雨主要由梅雨和台风形成,雨量集中发生在6~9月,秋高气爽,昼夜温差较大,冬季天气晴朗,寒冷干燥。 (1) 气温 各月最高、最低、平均气温表 (单位:℃)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最高 19.6 23.0 29.4 34.0 36.0 35.8 43.0 40.7 39.0 34.0 28.1 24.5 最低 -14.2 -11.0 -7.1 -0.2 5.8 14.3 16.8 18.3 10.3 1.4 6.0 -12.0 平均 1.7 4.1 3.7 14.9 20.1 24.6 28.2 27.8 23.0 17.1 11.0 4.8 注:多年平均气温15.4℃ (2) 降水量 年最大 1825.8mm(1991年) 年最小 534.6mm(1978年) 年平均 903.2mm 月最大 618.8mm(1931.7)198.5mm(1931.7.24)118.8天 (3) 风况 主导风向夏半年为西南风,冬半年为东北风25.0m/s(1974.6.17)38.8m/s(1974.6.17) 相对湿度一月份平均为73.7%,七月份平均为81.1%,年平均77.0%。 年最多有雾日69天,年最少为12天,年平均27.3天。 年最大积雪厚度为51cm(1955.1.1)9cm。 1.5.2 水文 (1) 潮汐 桥址河段位于长江感潮河段,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潮,潮差较小,水流基本为单向流,河床演变及造床作用主要受上游泾流控制。平均涨潮时间为8.5小时左右,平均落潮时间为3.8小时左右,汛期最大潮差1.27m,枯季最大潮差1.56m。 (2) 潮位 根据实测大胜关潮位资料与南京下关潮位站同步观测数据,按平均水面比降推算了拟建大胜关桥位处的特征水位如下表所示。 桥址水域水位特征值表 项目 南京下关潮位站 大胜关桥位 多年平均 3.37 3.65 历年最高 8.31 8.78 历年最低 -0.37 -0.03 (3) 设计流量及流速 长江流域以雨洪泾流为主,每年5~10月为汛期,11月~翌年4月为枯水期,洪峰多出现在6~8月,1月或2月水位最低。据大通水文站1951~2002年资料统计,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92600 m3/s(1954.08.0l),历年实测最小流量:4620 m3/s(1979.01.31),汛期平均流量:40000 m3/s (6~10月)。 桥区所在的南京河段的水流受潮汐和长江径流的共同影响,但径流是控制河段内水流年内变化的主要因素。由于受潮汐影响,流速过程也呈周期性变化,涨潮时流速小,落潮时流速大;汛期流速变幅小,而枯季流速变化大。 从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