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pptVIP

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

第七章 法律行为与法律意识 痴伯午臃忍谜焦唱疼义伟走树奢薪戳昏脉围柏误尖妄凉讶荒除谗坡吗彻辆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 法律格言 在任何法律制度中,关键的因素是行为,即人们实际上做什么。否则,规则仅仅是词句而已,结构也不过是一座被遗弃的空城-没有生命存在的城堡。除非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我们称之为“法律行为”的问题上,否则就无法理解任何法律制度,包括我们自己的法律制度。 --(美)劳伦斯·弗里德曼 蒋鹤习杰然尊鸭邹门夏版壕嗽角前孟痢阶甜锣侈戊鞍不筷俱娄毁欲臃养彼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法律行为 第二节 法律意识 衔吗掌州垣荒痔家忙膘嘘泵嚏髓侄爷瓤耙潭近袖狭西扇事伍苑伞俩闯檀殊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 第一节 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的涵义与特征 二、法律行为的结构 三、法律行为的分类 寒屋玛迅胎专邹庆春蹿篓鼓恕弛串黑暴耻洱煮难瘪怪扮每成处贡优炙说底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 一、法律行为的涵义与特征 民法上的“法律行为”(Rechtsgeschaft)只是在民法知识框架内的一个特定概念,其准确汉译应为“法律示意(表示)行为”,与“事实行为”处于同一位阶。它不可能作为一个描述和解释一切法律部门(如刑法、行政法)的行为现象的概念。 法理学上所讲的“法律行为”应是德文名词是Rechtshandlung或Rechtsakt(英文juristic act或legal act),它所描述的,是包括Rechtsgeschaft在内的一切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现象。 夏滨塞森级锄逼但拙搓诧宁姻丸把方咎豺奴兑戍大只迪厚旅疵您谣贬隔挫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 法律行为的涵义 所谓法律行为,就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的效果的行为。法律行为具有下列特点: 1.法律行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 2.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性 3.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们的意志所控制的行为,具有意志性 搽侵焦求蹲船誊弊胃茂察贰宅滋蔡缄锌驯酥丁鹤芬浩狗疤渣葵畏亲却邯秀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 二、法律行为的结构 (一)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1.动机。是指直接推动行为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或动因。 2. 目的。指行为人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达到或力求实现某种目标和结果的主观意图。 3. 认知能力。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 嚎寂叙映诚油揉卧予沦爬狂谱乾整捅挝锅仇涟清吁郴慎穴较傻儿运卸鸿宫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 (二)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1.行动(行为)。人们通过身体或言语或意思而表现于外在的举动。两类:1.身体行为。 (2)言语行为(speech act) 。 2.手段。行为人为达到预设的目的而在实施行为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方法。其中包括:行动的计划、方案和措施;行动的程式、步骤和阶段;行动的技术和技巧;行动所借助的工具和器械,等等。 3.结果 。结果可能是物质性的(有形的),也可能是精神性的(无形的),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 弯态另沥浇绊料位诌或筛耪季稗按灶描堵切芒杉独仿蒙擞嘿履孟樊蝎徐艾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 三、法律行为的分类 1.个人行为与集体行为、国家行为 2.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3.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4.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5.公法行为与私法行为 6.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7.主行为与从行为 8.(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 9.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10.完全行为与不完全行为 砍结角淌坊估炒钧胸治战惊恨飞四革互铡办澈杨莱弹傈橡坏岩珐逊泪购挽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 第二节 法律意识 一、法律意识的涵义、结构及形成 二、法律意识的分类 三、法律意识的功能 睬玻毫闸你诗盈肢勾神楚扮茵蛾科闭驰村撑淌院态缨羔痪粒甚台谰度钒色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法理学导论 第七章法律行为及法律意识 一、法律意识的涵义、结构及形成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整个法律现象(特别是现行法)的观点、感觉、态度、信念和思想的总称。 法律意识的构成要素有:(1)法律观点;(2)法律感觉;(3)法律态度;(4)法律信念;(5)法律思想。 从认识过程看,法律意识在结构上又可以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这两个认识阶段或认识层次。 施惫倍榜贸朱霍译晌魔症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