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物质纳米缓释微球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
P物质纳米缓释微球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摘要]目的:探讨P物质纳米缓释微球对正畸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6倒需要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样本,进行配对实验研究,所有样本均采用固定标准方丝弓矫治器,以150g的力拉尖牙向远中移动;在实验侧尖牙颊侧及腭侧根尖水平牙龈粘膜下注射5×10mg入P物质纳米缓释剂两周注射一次。结果:经过4周的观察,发现实验侧上颌尖牙移动的距离比对照侧增加30.02%。结论:局部注射P物质纳米缓释剂可以加速牙齿移动。
[关键词]P物质;纳米微球;牙齿移动
神经肽P物质能在骨代谢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能刺激破骨细胞的吸收和成骨细胞的增殖,并对局部血管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已经证实P物质与正畸牙周组织改建关系十分密切,但P物质能否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其中影响这方面研究最主要的原因是P物质其在体内半衰期短,很快会被机体降解,不利于观察它的作用。为此我们选择聚乳酸 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为载体材料,应用复乳干燥法制备了人P物质纳米微球。选择佩戴固定矫治器的病例,局部牙龈粘膜下注射人P物质缓释纳米微球,观察4周内正畸牙齿移动的变化情况,以期寻找一个可能的缩短正畸疗程的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我院口腔正畸门诊,在需要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牵拉尖牙向远中的病例中,随机挑选出愿意接受实验的患者16名(男6名,女10名),年龄13~18岁,平均15.6岁。实验前x线片显示:尖牙牙根发育、形态、牙周及牙槽骨情况正常。
1.2 实验方法:患者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1周后,粘着0.022”×0.028”规格的标准方丝弓托槽,双侧第一磨牙粘带环并加Nance弓以增加支抗。用0.018”钛镍圆丝整平后,0.018”不锈钢圆丝作为主弓丝,尖牙与第一磨牙间置0.012”钛镍拉簧,以150g的力拉尖牙向远中移动。实验前和实验第14天、28天各取一副模型,共3副模型;每次取模后都向前加力至150g,所有模型都用Bayer公司生产的同一批次弹性打样膏取,所灌得的石膏模型均在室温下存放2个月,再进行测量分析。随机选择一侧尖牙为实验对象,对侧尖牙作为同源对照,在实验侧尖牙颊侧及腭侧根尖水平牙龈粘膜下注射含5×10mg入P物质纳米粒生理盐水溶液50μ1:对照侧注射生理盐水溶液50μ1。每两周注射1次.自制人P物质纳米粒及其冻干粉剂。人P物质纳米微球购自Sigma公司(USA)。1.3测量工具及方法:测量工具为分规及精确到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时,每个模型均连续测量3次,取均值记录。
2 结果
2.1 P物质纳米球胶体溶液混悬透明。在电镜下,该纳米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均匀度好,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22.32±5.41)nm。冻干粉剂为白色疏松粉末,无塌陷或萎缩现象。4℃下放置3个月后,冻干粉再分散性良好,在生理盐水中均匀分布呈乳状液,无沉淀,表明纳米粒稳定性及再分散性良好。P物质纳米球的载药量为(32.08±1.67)×10(g/g),包封率为66.28%±3.56%。该纳米微球在12天内能够一直持续释放P物质,突释期内P物质释放度为25.64%,12天后释放度为77.46%。
2.2 经过4周的观察,发现实验侧上颌尖牙移动的距离比对照侧增加30.02%。并且所有患者局部牙龈和粘膜均无异常反应,尖牙无明显松动和叩痛。其中有2例患者主诉局部注射后伴有明显疼痛;14例患者有轻微疼痛。除此无其它不适症状。
3 讨论
3.1 SP-PLGA纳米微球的优点及安全性:人P物质是一种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易被酶水解,在体内半衰期仅有几分钟,导致其局部或全身应用的生物利用度低。为此,本研究制备了P物质纳米微粒,能够持续释放P物质,并维持在有效生理浓度内,以利于在较长时间观察它的作用。我们是以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了单因素正交设计优化P物质纳米微粒制备工艺。应用PLGA包封P物质,既可以起到缓释作用,又可以利用材料的疏水性保护因子活性。PLGA是PLA(聚乳酸)和PGA(聚乙醇酸)的共聚物。由于其具有易于合成、质量稳定,生物惰性、生物可降解性、降解速度可调节性和良好的可塑性等优点,近年来被大量用作为控释系统的骨架材料。实验证明PLG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引起明显炎性反应、免疫反应和细胞毒反应。PLGA也是美国FDA批准最早的可用于人体的高分子载药材料。目前对于亲水性药物以PLGA为载体制备载药微球一般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复乳法主要用于亲水性药物,例如蛋白质、疫苗等。P物质易溶于水,溶解度为1mg/ml。所以我们在选择制备方法时,采用了复乳法。所制备的SP-PLGA纳米微球球体均匀度好,冻干粉为白色疏松粉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