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险化学品事故及紧急救援
危险化学品事故及紧急救援中图分类号:X928.03文献标识码:A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城市扩张、液化石油气管理失控、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液化石油气、汽油等民用危险化学品的用量剧增,危险化学品的大型运输、战争因素与犯罪和恐怖主义活动的存在,使危险化学品事故屡屡发生,严重造成对社会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害。因此对危化品事故的紧急救援已成为当前城市应急预案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城市、危化品事故、紧急救援。
近几年来由于危险化学品事故屡屡发生,严重造成对社会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害。但是由于人们普遍对危化品事故及紧急救援方面的知识不足或无知,当面临危险化学品事时应对无力,非常被动。因此,普及宣传危险化学品事故及紧急救援知识尤为重要。
本人参考各方面的知识,提出略为大众化的宣传内容。
一、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概念
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特性,会对人(包括生物)、设备、环境造成伤害和侵害的化学品叫危险化学品。由于危险化学品在生产、排放、储存和运输的某个环节中失控,而引起的泄漏并引发燃爆、中毒和腐蚀事件称为危化品事故。从定量的角度看,凡是能造成特大事故后果的城市化学事故,就应称作城市化学灾害。
二、化学品危险性类别的划分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一19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分别
是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三、化学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城市扩张、 液化石油气管理失控、危险化学品的大型运输、战争因素、犯罪和恐怖主义活动等城市扩张、 液化石油气管理失控、危险化学品的大型运输、战争因素
1.城市扩张,包围了原有化工生产企业。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原来在城郊的化工厂渐渐被城市所吞没,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建筑物高尖密集,灾害的后果就越严重。
2.液化石油气、汽油等民用危险化学品的用量剧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用上了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同时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使得城市加油站、加气站遍布,若发生泄漏爆炸,就可能导致化学灾害事故。
3.危险化学品的大型化运输。公路规格的提高、大型运输车辆的生产,为危险化学品的大型化运输提供了可能。荷载数十吨汽油、液化气、液氯、甲醇等的危险化学品罐车已经司空见惯。造成城市化学灾害的流动因素。
4.战争因素。战争常使非军用化工厂、危险化学品仓库等成为攻击目标。一旦炼油厂、化肥厂、氯碱厂、大型油库等被击中,就可能引发城市灾害。
四、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
1.造成物理化学危害:如燃烧、爆炸,化学品在受热、受摩擦、撞击、静电等影响,可能发生剧烈的爆炸性化学反应。
2. 造成对人体健康危害-:出现过敏、致基因突变、致癌、致畸、尘肺。实验结果表明80%-85%的致癌化学物质对后代有影响。反复接触一些化学品(例如高浓度酒精、四氯化碳、三氯乙烯、氯仿等)对肝脏有害,能降低肝脏的解毒功能,造成全身中毒引起甚至肝硬。
3.造成对环境危害: 对大气、土壤、水体的危害。能够破坏臭氧层,导致温室效应引起酸雨,形成光化学烟雾(伦敦型烟雾 、洛杉矶型烟雾 )我国每年向陆地排放有害化学废物2242万吨;出现土壤酸化、土壤碱化、土壤板结;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赤潮”、“水花”及“生物富集”现象。
五、应急救援的措施
《条例》【(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于2002年1月9日第52常委会通过、2002年3月15日施行】51条明确规定了单位内部发生化学事故时,单位负责人对组织救援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单位负责人必须立即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当地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环境保护、质检部门。
1.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逐步建立“警(兵)、政、民三位一体”的协同作战体系,确保人力、物力、财力及其它社会资源的最佳利用。充分发挥消防部队人员、装备、器材的优势,通过对社会资源进行力量整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消防牵头并会同公安、卫生、供水、供电、供气、交通和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保安等联合组成的社会应急救援机制,由政府挂帅统一协调各种救援力量,从而改变以往各抢险救援力量分散、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
2. 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形式及步骤:应急救援按事故波及范围及其危害程度,可采取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两种形式。
救援步骤
(1)询情: ①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及其特性 ②遇险人员情况 ③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④ 部位、⑤ 形式扩散范围;⑥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