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 森林培育技术的基础理论
第一篇 森林培育技术的基础理论 第一章 森林立地 第二章 林种规划和树种选择 第三章 林分的结构及其培育 第四章 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第一篇 森林培育技术的基础理论 第一章 森林立地 第二章 林种和树种选择 第三章 林分的结构及其培育 第四章 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第一章 森林立地 第一节 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 立地泛指地球表面某一范围的地段的植被及其环境的总和,是自然地理发展的自然综合体。 森林立地是指某一森林地段上的植被与其环境的总和,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 生境(habitat):林学上的立地与生态学上的生境的内涵趋于相同。实质上,立地包含地理位置以及特定位置的环境条件的综合。 立地质量(site quality):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它类型植被的生物生产潜力,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例子:森林、草原] 立地条件(site condition):在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的综合。在一定程度上立地质量和立地条件可以通用。 立地类型(Site type):是指地域不一定相连、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自然综合体的集合。 森林立地类型(Forest site type):是地域上不相连,但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立地生产潜力水平基本一致的森林地段的组合。 第二节 森林立地因子 一、物理环境因子 1、气候:大尺度—水热组合,决定着植被分布 特点:稳定、简单 2.地形:包括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小地形等(影响水热条件的再分配,并直接影响土壤条件) 特点:稳定、直观,易于调查和测定;各项生态因子的综合反映。 3、土壤: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腐殖质含量、酸碱度、侵蚀度、石砾含量、成土母质等。 特点:全面反映了林木根系生长空间和肥力水平(对水肥气热有调控作用;与树木高生长密切相关;比较容易测定;综合性强) 4、水文:地下水深度、矿化度、盐分组成,地面积水情况等。 在平原地区该因子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植被因子 植被类型、指示植物种(或种组)、建群种(或优势种)林木优势高、生物量、收获量等。 三、人为活动因子:一般只作为其他立地因子形成或变化的原动力之一,而不作为立地条件类型的组成因子。 四、森林立地主导因子 1、主导因子的概念 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在造林学上称之为主导因子。 2、主导因子的确定方法 关键是要对具体问题做具体的分析。 主导因子的确定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一点是探索主导因子不能只凭主观分析,而要依靠客观调查,要善于从各环境因子对林木生长影响程度的客观现象中总结出主导因子,对不同生态要求的树种,立地条件中的主导因子是不同的,应分别加以调查和探索; 第二点是主导因子的地位离不开它所处的具体场合,场合变了,主导因子也会发生变化。 第三节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 一、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 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 直接评定法指直接利用林分的收获量和生长量的数据来评定立地质量,如地位指数法、树种间地位指数比较法、生长截距法等。 间接评价方法是指根据构成立地质量的因子特性或相关植被类型的生长潜力来评定立地质量的方法,如测树学方法、指示植物法、地文学立地分类法、群体生态坐标法、土壤一立地评价法、土壤调查法等 。 当前,国内采用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主要为地位指数的间接评价方法。 地位指数的间接评价方法是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也称多元地位指数法。这种方法能解决有林地和无林地统一评价以及多树种代换评价的问题,因而被认为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一般用多元统计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即多元地位指数方程,以表示地位指数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用以评价宜林地对其树种的生长潜力,其可表示为: SI=,(x1,x2,……,xn,Zl,Z2,……,Zn) 式中:SI一立地指数; xi——立地因子中定性因子(i=1,2…,n); Zi;——立地因子中可定量因子(i=1,2…,n)。 第四节 森林立地分类 一、森林立地分类的途径 200多年来,对森林立地分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和探索,但由于各国的自然土地理条件、森林集约经营强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和研究人员的经历、认识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分类体系,归纳起来,立地分类大体上可概括为植被因子途径、环境因子途径和综合多因子途径三个方面。 1、植被因子途径 通过林木生长效果(地位级或地位指数)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植被的各种性质特征区别立地类型、鉴定立地质量。 (1)林木生长效果的应用 地位级是指林地生产力的一种相对量度。常以林分平均树高和年龄的关系制定,地位级能反映出林地生产力的相对等级,从而为立地类型的划分提供尺度。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1部分:乘客和载货电梯.pdf VIP
- 合成药物工艺研究.pptx VIP
- 电气预防性试验及防雷试验工程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基于“六位一体”内部控制的创新实践.pdf VIP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全文).doc VIP
- 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视听说教程 1 B1U1.pptx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吉J2020-011:木塑复合材料景观工程构造.pdf VIP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3部分:杂物电梯.docx VIP
- 服装裁剪与制作(第三版)全书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汇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