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保姆18载爱心接力锻造出轮椅画家.docVIP

母女保姆18载爱心接力锻造出轮椅画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母女保姆18载爱心接力锻造出轮椅画家

母女保姆18载爱心接力锻造出轮椅画家安徽省芜湖县六郎镇易太村女保姆金霞10多年来辗转上海、兰州、芜湖等地,像照料自己亲生父亲一样精心伺候因公致残高位截瘫的甘肃人蔺述新。为使病人精神有所寄托,金霞风雨无阻背着雇主四处拜师圆了画家梦。金霞成家后,母亲汪应兰放弃月收入近两千元的小饭馆,毅然来到兰州接过女儿手中的接力棒。为方便蔺述新养病,汪应兰把残疾雇主背回了自家的江南小院。18年里,两代保姆用执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人间至爱赞歌。 17岁保姆背起4旬雇主学画 1969年12月17日中午,甘肃送变电公司年仅20岁的职工蔺述新在郊外作业时一不小心脚下踩空,从10多米高的水泥电线杆上坠下,顿时全身鲜血淋漓失去知觉。工友们火速将他送往医院急救,但由于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部分内脏受损,为了保命,医生们无奈之下实施高位截瘫手术。几天后,从巨大病痛中醒来的蔺述新努力挣扎着想坐起来,却发现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当医生告诉他将在轮椅上度过终生时,蔺述新发疯似的揪拽自己的头发,他哭着大喊:“老天呀,你对我为何如此的不公啊?!” 无情的现实将他生命中所有美好期待憧憬无情击碎。毕竟才20岁,蔺述新对未来充满了绝望和恐惧。1975年,企业又将他送到上海做长期治疗,没想到,这一治就是十几年。10多年间,为他服务的保姆也足足换了十几茬。也许是上天的有意安排,1991年,年仅17岁的芜湖姑娘金霞经别人介绍,来到已经42岁的蔺述新租住地做保姆。金霞勤快利索,很快就把这个杂乱的蜗居收拾得井井有条。金霞细致周到的照料让蔺述新濒临枯竭的心滋润起来,蔺述新也像父亲一样手把手教刚出校门的她如何做饭处人行事。当金霞得知东家酷爱篆刻,就不断鼓励他学习篆刻,蔺述新于是报名参加了函授美术篆刻学习班,师从上海著名的“书画印三绝”篆刻老师汤兆基。 第一次去汤老师家,金霞将蔺述新推到2公里外的汤家老式小洋楼下,面对狭窄陡峭的楼梯台阶,金霞二话没说一捋袖子咬紧牙背起高她半个头的雇主,一步一踉跄地向2楼冲上去,蔺述新挣扎着大喊使不得,金霞双手箍紧他,几乎是脸贴着地爬上楼搀着东家一下子瘫软在汤家客厅。汤老师看见累得大汗淋漓的金霞,动情地对蔺述新说:“这样的保姆打着灯笼都寻不着,以后还是我去你那,这样折腾我实在看不下去。”金霞喘着气立起身给汤老师鞠躬,又跑下楼把轮椅扛上来。从此,汤老师亲自送教上门,得到大师的面对面点拨教诲,使蔺述新画技打下深厚根基,特别是他画的牡丹已是小荷展露尖尖角。 1995年,蔺述新的病情进入稳定期,他想回兰州了,金霞没等蔺述新张口就收拾好行李去兰州继续照顾他。离开上海后,蔺述新学画缺乏高手指点迷津,画技没有进展,急坏了蔺述新也急坏了金霞。一天,她路过兰州书画院装裱店,大厅正中一幅大气磅礴春意盎然的四尺牡丹图紧紧的吸引了她的视线。她向店家打听得知,原来作者王祖铭竟是大名鼎鼎的“西部牡丹王”!金霞眼睛一亮,多方打听王祖铭住址未果,急中生智的她,拨通了兰州一家很有影响力的都市报的新闻热线,把自己的苦恼难处向记者倾诉,后来在这位记者报道的牵线下,她终于找到了这位“西部牡丹王”。当对方得知金霞是一位保姆,是替她的雇主――一位身残志坚的中年男子找老师时,感动之余破例答应收蔺述新为学生。从此以后,蔺述新成了“西部牡丹王”家里的常客。每次求学,金霞都要背着130多斤重的蔺述新艰难地上楼。 半百母亲老板不做接班当保姆 转眼到了1997年,金霞的母亲多次打电话让24岁的她回芜湖相亲。“自己总不能拖累人家姑娘一辈子,”虽然舍不得,蔺述新还是狠心将金霞″赶″回家。此后虽然天各一方,成了家的金霞生活美满依然惦念着蔺述新,当她得知蔺述新在她走后在当地找过几个保姆,但都因嫌弃脏累相继离开后,金霞的心揪得更紧了。“一头是80多岁行动不便的一对老人,本该颐养天年却要照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儿子,一头是无人照料的蔺述新,这个惨淡的家庭该如何维持运转?”当金霞哭着将蔺述新的情况告诉母亲汪应兰时,汪应兰倍感心酸,母女俩在当地四处找保姆,却没人愿意到西北去照顾一个瘫痪病人,汪应兰果断对金霞说:“实在不行,我去吧!”汪应兰做出这个决定,儿子坚决不同意:“家里有间火锅店,放着每月收入两千元的饭馆不搞,去干月薪400的保姆,还不被别人笑掉大牙。”汪应兰开导儿子说:“别忘了,你妹妹当初在大上海求职处处碰壁,是蔺述新给了她机会有了个栖身落脚地,还教会了她做人的道理,老蔺也算和我们金家有缘,人活着是得多挣钱追求快活自在,但总得讲个情义二字吧?老蔺有难我们总不能袖手旁观吧?!” 1998年冬天,50多岁的汪应兰辗转来到兰州,接过女儿的接力棒。没想到,这一来,便使她的肉体和意志上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冬天蔺述新一天要尿湿好几次裤子,汪应兰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洗裤子上,整个冬季,她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