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戴维森反驳概念架构的论证
戴維森反對概念架構的論證
東吳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
鄧謙彬
戴維森曾寫下一篇名為<論概念架構這個想法(On the Very Idea of Conceptual Scheme)>,他在其中試圖反對任何預設像「概念架構」這個觀念的理論。戴維森認為預設「概念架構」的理論會使得「真」這個概念變成內在化的概念,而將「真」變成知識論的概念,這是他所反對的。本文的目的為討論<論概念架構這個想法>中戴維森反駁「概念架構」這樣想法的論證,試圖藉由重建與詮釋這套論證,讓戴維森的想法更容易讓人掌握。這套論證涉及了將概念架構與語言結合在一起的討論,以及涉及概念架構之間完全不可翻譯的問題,底下針對「架構-內容」二元論的討論又涉及反駁「概念架構組織實在界」與「概念架構組織或貼合經驗」的討論,最後涉及在概念架構之間部份不可翻譯的討論。本文的另一項目的在於說明戴維森在反駁「概念架構貼合經驗」時所提出的論證是不充分的,需要進一步說明,筆者將藉由戴維森本人在後來對於「真」這項概念的說明為上述論證進行補充。
主張「概念架構」主要哲學家是帕特南(Hilary Putnam),因此在討論戴森的論證之前先來介紹帕特南的想法。帕特南對「真」的看法依憑於他的形上學與知識論的觀點,他和戴維森一樣都反對符應真理論,但接著帕特南進一步攻擊形上實在論(metaphysical realism),最後主張他所謂的內部實在論(internal realism)。帕特南的內部論預設了所謂的概念架構(conceptual scheme):吾人的經驗皆由吾人心靈所擁有的概念架構所組成,「對象並不獨立於概念架構而存在」,唯有藉助某個概念架構,我們面對這個世界時才能世界分割成一個個對象,因此吾人所觀察到的各式各樣對象並不獨立於心靈而存在。這樣的內部論未必要反對構成吾人知識的經驗材料來源並非來自於吾人本身,它所要反對的是:當我們要描述知識的經驗來源時,我們無法不依賴概念架構或完全不受到概念架構的影響。
由以上描述可知,帕特南的真理觀預設了概念架構,理由在於概念架構影響吾人對於世界的描述,若「真」被視為某種理性的可接受性,那麼吾人所把握的「真」在某一程度上依賴於吾人所擁有的概念架構,因為我們必須憑藉著理性來判斷任何對於世界的描述是否可接受。問題是如果存在著一種以上的概念架構,就有可能同一個語句相對於不同的概念架構而具有不同的真假值,那麼帕特南要如何避免落入真理相對主義的困境?
帕特南認為讓一個陳述句或一組陳述句具有理性上可接受性的是該語句或該組語句的融貫與貼合(fit):若某個語句與一套理論中的語句相融貫,並且與多數關於經驗的信念相融貫,那麼該語句就有更高的可接受性。在這裡,帕特南並未將「真」等同於「理性的可接受性」,因為「真被認為是陳述句所不能失去的性質,此處證成(justification)。在古代,「地球是平的」是理性上可接受的陳述句,但是在今天卻不然,「理性可接受」相對於時間以及相對於個人,但這不表示真具有程度上的差別,而是真是理性上可接受性的理想化(truth is an idealization of rational acceptability),雖然我們無法絕對地達到這樣的理想化狀態,但是我們可以盡量朝這樣的理想前進。對帕特南而言,有兩項關於真理論的理想狀況(the idealization of theory of truth)的關鍵觀念:「(1)真獨立於此時此刻的證成,但不獨立於所有的證成。宣稱一命題為真就是宣稱它可以受到證成。(2)真被預期為不變的且只有一個真;如果一命題及其否言兩者皆可以「受到證成」,那麼對於該命題擁有真值的思考便毫無意義。」
戴維森給出一般對於概念架構的三種描述:(1)組織經驗的方式(ways of organizing experience);(2)將形式給予感官與料的範疇系統(systems of categories that give form to the data of sensation);(3)由個人、文化或時代概觀事物變化朝代興衰的觀點(point of view from which individuals, cultures, or periods survey the passing scene);另外對於概念架構之特性的補充描述則是說不同的概念架構之間或許無法彼此翻譯,這麼一來擁有某依特定概念架構的人,他的欲望、希望以及些許的知識無法被擁有另一種概念架構的人所理解或認知;在形上學的層次,實在界(reality)相對於概念架構,在某一概念架構下被解釋為實在的(real)或許在其在另一個概念架構下不會被解釋成是實在的。
戴維森反對上述「概念架構」的想法,他認為如果「概念架構」是合法的、可成立的觀念,那麼吾人所持概念的內容將相對於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