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用于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docVIP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用于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用于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doc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用于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初步观察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用对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30例合并体重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4 w,监测腰围(W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等指标。结果 24 w后,患者WC,HbA1c、FPG、PBG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安全有效,对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等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关键词: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   在我国的糖尿病人群中,90%以上属于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不理想,特别是对于体重指数较大的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明显,代谢紊乱更突出,血糖控制更难达标。作为中国糖尿病药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二甲双胍可以有效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肝脏葡萄糖的产生[1]。但临床实践表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满意。本文对30例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体重超重(包括肥胖)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诊断符合WHO(1999)指南推荐的标准,患者经控制饮食、增强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同时给予胰岛素或2种以上降糖药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未达标,年龄36~67岁,BMI 25.95~33.46 Kg/m2,HbA1c 7.4%~10.7%。排除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其他病因(甲状腺功能低下、库欣综合征等)所致体重超重;全部患者无家族性甲状腺C细胞恶性肿瘤史,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肾功能损害;无糖尿病并发症;无电解质紊乱及胰腺炎,无肿瘤、妊娠及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等。   1.2方法 所有观察对象按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测量WC,检测HbA1c、FPG、PBG。在服用二甲双胍(1~2 g/d)基础上,睡前皮下注射利拉鲁肽0.6~1.2 mg,治疗持续24 w,指导患者自行规律监测、记录血糖测定值,并判断和记录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治疗第24 w结束后重复进行上述检查及检测指标。血糖<3.9 mmol/L定义为低血糖。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测定数据用(x±s)表示,治疗前后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症状,随治疗的持续自行缓解,无低血糖发生。30例患者均完成24 w的治疗。治疗24 w后的体重、腰围、FPG、2hPG、HbA1c、BMI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而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所以延缓β细胞功能减退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根本。对于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除血糖高外,与冠心病、脑卒中、血脂异常等密切相关,所以对药物的选择更要兼顾药物的治疗效应及副作用,不仅要有效的降低血糖、改善β细胞功能,同时还要减轻体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肠促胰素主要包括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和GLP-1,而其中GLP-1的降血糖作用更明显。研究表明,GLP-1除了具有出色的降糖作用外,还能降低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脂等诸多胰腺外作用。另外GLP-1还能促进胰腺β细胞的增生,抑制其凋亡,进而改善胰岛功能,缓解胰岛素抵抗[2]。但人体内GLP-1易被二肽基肽酶-4酶水解,产生非活性产物[3]。利拉鲁肽作为新型长效GLP-1类似物,将GLP-1第34位赖氨酸替换为精氨酸,并在第26位增加了一个16碳棕榈酰脂肪酸侧链,既保持了与天然GLP-1的同源性,又抵抗了二肽基肽酶-4酶的降解,半衰期约为13 h,作用时间超过24 h,1次/d注射即可达到降糖目的,且其为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所以作用时间长、低血糖发生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体重指数较大的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HbA1c、FPG、PBG、BMI及WC,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能与应用利拉鲁肽能延缓胃排空、增加患者饱腹感,减少摄食有利拉鲁肽能通过降低体重、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起到治疗作用。同时二甲双胍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线药胰岛素增敏剂代表,其作用机制为:①促进周围组织细胞(肌肉等)对葡萄糖的利用;②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因此降低肝糖输出;③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与胰岛素作用不同,即本品无促使脂肪合成的作用,对正常人无明显降血糖作用,因此,一般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