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对抗所有癌症的免疫新药,究竟有多牛?.docVIP

可以对抗所有癌症的免疫新药,究竟有多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以对抗所有癌症的免疫新药,究竟有多牛?.doc

可以对抗所有癌症的免疫新药,究竟有多牛?   仅仅黑色素瘤患者的10年存活期就可以提升至60%以上,而此前传统疗法的平均存活期可能只有15个月。   在12月17日的第二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暨第一届“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奖典礼上,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以及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因其在人类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获颁“复旦?中植科学奖”,并分别获得300万元人民币奖金。   由于免疫-肿瘤疗法在抗癌领域还是新兴事物,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是这几年才刚刚批准新药上市,效果还有待观察。不过,两位免疫学家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这一疗法在理论上可以治疗所有癌症。至少现阶段的临床数据很有说服力――仅仅黑色素瘤患者的10年存活期就可以提升至60%以上,而此前传统疗法的平均存活期可能只有15个月。   抗癌神器:   免疫检查点疗法   免疫检查点疗法(immune chenkpoint therapy)是一类通过调节T细胞活性来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治疗方法。目前,免疫检查点疗法同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成为当下“抗癌”的五大支柱。   在美国FDA批准的三种免疫疗法药物中,2011年批准的Ipilimumab是一种是特异性结合T细胞表面CTLA-4受体的抗体类药物;另外两种是特异性结合T细胞表面PD-1受体的抗体类药物,分别叫做Pembrolizumab与Nivolumab,于2014年获批。而此次获得“复旦?中植科学奖”的艾利森教授和本庶佑教授,分别是CTLA-4抗体和PD-1抗体的研发者。   癌症免疫疗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60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澳大利亚的免疫学者麦克法兰?伯内特(Macfarlane Burnet)就提出了“癌症免疫监视学说”。这一学说认为,人体内每天会产生3000个癌细胞,但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将之消灭,防止了癌症的发生。但这一理论一直没被证实。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法国科学家发现人体血液内的T细胞表面有一种叫做CTLA-4的分子,它会阻止T细胞全力攻击“入侵者”,起着类似刹车的作用。但直到1996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詹姆斯?艾利森教授才利用小鼠实验证实,“阻击”CTLA-4会解除T细胞受到的束缚,使其全力对抗癌细胞。   艾利森希望找到一家对他的发现感兴趣的制药公司。然而,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几乎所有大公司都回答“不行”。因为在当时,已经有上百个临床试验试图用免疫途径来治疗癌症,但它们都失败了。艾利森没有放弃。他开始去游说小制药公司。1999年,位于普林斯顿的Medarex公司终于同意投资。10年后,Mederex被百时美施贵宝(BMS)收购,这个项目也进一步得到了加速。   2010年,基于艾利森设想开发的新药Ipilimumab公布了3期临床结果。研究者们发现它能显着延长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命,并且疗效持久。2011年,Ipilimumab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Yervoy。   几乎与发现CTLA-4分子的同时期,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发现了T细胞上的另一个“刹车”分子PD-1。涉及该分子的首个临床试验2006年启动。   以往的癌症免疫疗法,是找到癌症特异性抗原,将之置入人体内,以引发共刺激。但如果体内已有癌,并且抗原也肿大的情况下,仅仅加入数毫克的抗原,不会有明显效果。此外,如果施以负向共刺激(抑制)的话,不管怎么进行共刺激都引发不了免疫应答。如能解除这种抑制作用,使免疫细胞再度活化,将有助于治疗。关键点就在这里,本庶佑是第一位看透这一问题的免疫学者。   2014年,由小野药品工业公司研制的新概念抗癌药物Nivolumab(纳武单抗,商品名称:Opdivo点滴静脉注射液)在日本问世,随后在美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上市。   小步慢走的隐忧   74岁的本庶佑告诉《新民周刊》,目前临床显示,Nivolumab针对黑色素瘤特别有效。“病人一旦确诊黑色素瘤,就可以注射这一药品。1年半或2年后,70%的病人可以存活下来。而此前对黑色素瘤的有效疗法是化疗,2年存活率只有20%。”此外,Nivolumab针对非小细胞性肺癌、肾癌、霍奇金淋巴瘤等都很有疗效。   本庶佑表示,理论上Nivolumab针对各种癌症的各个阶段都有作用。但政府和医生对新药的使用十分谨慎。“政府还在等待,一个癌症一个癌症地批准,这样成本很高而且费时。我个人建议可以同一种类癌症一起批准。如血癌,包括白血病和骨髓瘤。这样更多癌症的病人可以试用这一新药了。”   68岁的艾利森则对《新民周刊》表示了另一种担心――虽然Ipilimumab诞生快六年了,但病人都要自费支付,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保险公司都不能报销这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