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一个遥远时空的声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封存一个遥远时空的声音.doc

封存一个遥远时空的声音   录音,留住最初的美好   录音技术大概属于那些最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发明之列,然而它的发展和完善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平坦之途,其中任何看似既微小琐细又呆板枯燥的技术革新,后面都隐藏着人们对于美的无限追求之心。正如那些躲在书斋里看似遗世独立的学者们,其实眼镜后面都藏着充满好奇而关切的眼神。   可以想见,人类从有自我意识以后,就开始千方百计地留下美好的创造物,于是尝试用画笔记录美丽的面孔和景观,用文字记载珍贵的情感。当然,人们也发明了乐谱用来记录音乐,但是这还不够,美好的声音和精彩的演奏消逝得实在太快了,对此人们曾束手无策,直到十九世纪,情况才开始有所改观。   十九世纪中后期,以蜡筒录音为代表的早期机械录音技术虽然粗糙简陋,但它无疑是记录歌唱家和小提琴家们表演的不二之选。不过在钢琴方面,情况则有所不同,机械录音技术很快就有了一个有力的竞争者――纸带录音技术。   由于钢琴复杂的机械特性,复制其演奏就有了不同的路径:机械录音技术自然是着眼于利用机器来记录外来的声音,而纸带录音技术则是用钢琴自身直接复制过去的演奏实况。初看起来,这两种思路是没有高低之分的,而对非技术人员而言,后者更容易理解。   由于对演奏者演奏技巧的高要求,人们一直在寻求能够使钢琴自动演奏的方法。到了十九世纪末期,一类名为“钢琴演奏家”的机械装置开始投入市场,这是一种可以直接安装在现有钢琴前面的装置,操作者可以通过控制机械上的开关调整安装在机械内部的纸带的转动速度,进而控制机械对钢琴的触键,以达到演奏的目的。这一时期,美国的制造商伊奥尼亚公司所生产的名为“Pianola”的机械演奏装置大受欢迎,很快就远销到欧洲甚至澳大利亚。   随着“Piano Player”的商业成功,发明家和企业家们开始考虑设计制造可以直接演奏的钢琴,也就是说,将自动演奏装置整合到钢琴里面。于是,“钢琴演奏家”也应运而生。通过这一创新,伊奥尼亚公司再一次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并且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当时自动钢琴的受欢迎程度超乎现代人的想象,甚至大有取代传统钢琴之势,一时间出现了十多种自动钢琴品牌。   创新的接力棒传到德国人手中   到了二十世纪初期,创新的接力棒传到德国人手中,德国发明家维特对自动演奏钢琴机械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并且发明了可以记录演奏家演奏的方法。他所设计的自动演奏钢琴也就是著名的 Welte-Mignon牌自动钢琴,很快获得了市场的欢迎。从这一时期开始,纸带录音和与之配套的自动钢琴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随后,类似的产品纷纷跟进,其中美国的Ampico很快崛起成为知名品牌,伊奥尼亚公司虽然动作稍慢,但是也及时推出了Duo-Art,与前两个厂牌形成鼎足之势,纸带录音技术由此进入了黄金时代。   Welte-Mignon很快就邀请到当时在欧洲大陆最为重要的大师们进行纸带录音的录制工作,包括年迈的赖内克,他几乎是肖邦和舒曼的同时代人,还有尼基什和马勒、福雷、斯克里亚宾、德彪西、拉威尔、布索尼以及多位在世的李斯特弟子们。其他两家公司也不甘落后,很快加入了竞争,所以不少伟大的艺术家都曾为不同的厂牌录制过纸带录音。当现代的音乐爱好者看到长长的纸带录音清单上面那些辉煌的姓名时,一定会产生敬畏之感。   对于钢琴家们而言,相对于原理更加难以捉摸并且录音效果低劣的早期机械录音,纸带录音技术离他们的世界显得更近。其中,布索尼的观点可谓典型,作为拥有机械录音和纸带录音经验的演奏者,他对机械录音的感觉很差,犹如“做外科手术”,尤其是受到不懂音乐的录音工程师的摆布,他感觉难以忍受,所以,他遗留下来的录音大多数都是纸带录音,机械录音寥寥无几。   然而纸带录音的录制技术事实上更为复杂难解,而且这一技术的消亡对于现代人而言更加深了了解的难度。和机械录音技术不同,各家自动钢琴厂商都拥有自己特别的纸带录音技术,且技术细节通常是保密的。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有些厂商采用了类似电报信号的原理记录演奏活动,而有些则采用了实时纸带打孔的方法。但无论是何种方法,都难以忠实记录演奏者的实际演奏,由于纸张的变形或机械的误差,最后获得的录音往往都有相当程度的失真。比如布索尼留下的大量纸带录音,都很难得到听过他真实演奏的人们的认可。其他演奏家如塞金也表示录制的效果并不能代表其实际的演奏情况。类似的事例大大减损了纸带录音的价值,然而,纸带录音的技术框架本身是如此完美,以至于难以再在其中做出突破性的改进了。   新技术崛起,纸带录音走向衰亡   当纸带录音技术陷入僵局的时候,唱片录音技术和广播技术却获得了长足发展。随着电录声技术的崛起,唱片的录制质量大大提高,广播技术也大大降低了音乐传播的成本。于是,复杂笨重的自动钢琴和纸带录音技术好像史前猛犸象一样,迅速走向了衰亡。而随着1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