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实验08-09.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分子化实验08-09

高分子化学实验基础 高分子化学衍生于有机化学,因此高分子化学实验与有机化学实验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学好了“有机化学实验”这门课程,掌握了基本有机化学实验操作,做起高分子化学实验就会驾轻就熟。但是,高分子化学具有自身的特点,许多应用于高分子合成的方法和手段在行机化学安验中并个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分析也有其独特之处,需要学生们领会和掌握。 一、化学试剂使用中的安全和防范 高分子化学实验中所用到的大多数单体和溶剂都是有毒的。许多聚合物尽管无毒,但是合成这些聚合物所有的单体,以及这些聚合物的分解产物常常是有毒的,如单体顺丁烯二酸酐、丙烯晴、丙烯酰胺、氟碳聚合物的热解产物等。有机溶剂均是脂溶性的,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例如,常用的溶剂苯会积累在体内,对造血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甲醇可损害视神经;本分灼伤皮肤后可引起皮炎和皮肤坏死;苯胺及其衍生物吸入体内或被皮肤吸收可引起慢性中毒而导致贫血。 毒物对人体危害的途径是对方面对,它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进入体内。因此,实验中转移易挥发性试剂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禁止在实验室内进食,离开实验室时要吸收;转移大量有毒试剂时应戴防护眼镜和手套,万一有试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清洗掉;使用的仪器及沾染的台面都应及时清洗干净。 对于易燃性试剂,如乙醚、丙酮、乙醇、苯及二硫化碳等均不能明火加热。用剩的试剂要及时加塞放回原处,这类易燃试剂在实验室内也不宜存放过多。 万一发生着火应冷静分析情况,选择适当的灭火方法。在实验室内可选择的灭火物质和器材有水、沙、石棉布、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多种。对于非大量有机溶剂着火,用移开燃烧物或用石棉布覆盖的办法最为方便有效。 可燃性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当两者的比例处于爆炸极限时,如遇明火就会引起爆炸。应尽量避免可燃性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在有很多人同时进行实验时应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对明火的使用要加以控制。 作为引发剂使用的过氧化物,都是容易分解爆炸的(烯类单体暴露在空气中或日光下也会有过氧化物产生),处理和使用时要特别小心,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储存,防止受热、光照、研磨。过氧化物需要干燥时,应在较低温度下真空干燥。 作为离子型聚合催化剂使用的若干金属和有机金属化合物,遇水会猛烈分解,其残渣的处理需十分小心,不能随便乱丢。 总之,在实验室中使用试剂必须十分小心,实验前要了解所用试剂的性能和毒性,掌握使用注意事项。 二、安全知识 1. 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的预防 (1)实验室中使用的有机溶剂(特别是低沸点溶剂),大多数是易燃的,在室温时即具有较大的蒸汽压。空气中混杂易燃溶剂的蒸汽压达到某一极限时,遇明火即发生燃烧爆炸。放火的基本原理是火源与溶剂尽可能远离,切勿将易燃溶剂倒入废物缸中,更不能用敞口容器盛放易燃溶剂。 (2)为防止液体突然暴沸,再蒸馏前必须加入沸石。若加热后发现尚未放沸石,则不能向正在加热的液体中投加沸石,而必须先停止加热,待冷却后才可以补加沸石(在用活性炭脱色时也要注意,活性炭也相当于沸石)。否则,也体会冲出瓶外,引起燃烧。 (3)减压蒸馏时,从瓶口插入一根很细的毛细管,其末端一直伸入瓶底的液面之下,以代替沸石,同时控制气流进入的大小。接收器要用圆底烧瓶或梨形烧瓶,而不能用平底烧瓶或锥形瓶,否则会发生爆裂。 (4)不要用火焰直接去加热烧瓶,而要用水浴、油浴或垫上石棉网。 (5)回流或蒸馏时冷凝管中的冷凝水要始终保持畅流,警惕有时自来水的突然停止。用毕后,必须切断自来水,并放净冷凝管中的水。 (6)使用乙醚或易燃气体(如氢气、乙炔、氯乙烯等),要保持室内空气畅通,并应防止一切火星的发生,要绝对避免火种。 (7)进行封管聚合时,由于管内压力很大,极易引起爆炸。一次,封管应用硬质厚壁玻璃制成。封管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开启封管时(需用布包裹)必须先冷却,再烧通风管的尖端,使管内余气逸出,达到内外压力平衡。开启封管时管口要朝向无人处,以免液体喷溅造成人员伤害。 (8)当试剂瓶的瓶塞不易开启时,必须注意瓶内物质的性质,切不可贸然用火加热或乱敲瓶塞等。 (9)纯净的高分子单体,在光照及受热的情况下,会进行聚合并放出大量的热,以致使容器爆炸。因此,单体存放时,需要加入适量的阻聚剂,且要存放于低温、阴暗处。 (10)BPO、AIBN等引发剂受热或振荡会引起分解、爆炸,需放在低温、阴暗处保存。氧化剂(如氯化钾、过氧化物、浓硝酸等)遇有机物时会发生爆炸或燃烧,应将氧化剂和有机物分开存放。各种试剂的标签要随时检查,防止其脱落。 (11)在接触固态和液态的毒物时,必须带橡皮手套,操作完毕,应立即洗手,切勿让毒物沾及五官和伤口。 (12)在反应过程中可能放出有毒或腐蚀性蒸汽和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时不要把头伸入通风橱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