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文士与魏晋风度——以杜甫及其《饮中八仙歌》为中心研究.pdfVIP

盛唐文士与魏晋风度——以杜甫及其《饮中八仙歌》为中心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 史 哲 UTER_4矾珉E,HISTORY,ANDPHIL|。fSOPHY 2017年第2期(总第359期) No.2,2017(SerialNO.359) 盛唐文士与魏晋风度 ——以杜甫及其《饮中八仙歌》为中心 仲 瑶 摘要:作为传统士人人格生成、演进的一个重要阶段,盛唐文士独特个性气质和行为方式的形成与 魏晋六朝以来名士风度的延续渊源密切。杜甫脱略狂简的个性以及嗜酒、善谑、幽栖等种种行为作派即与 魏晋名士尤其是以嵇、阮为代表的竹林名士有着直接的渊源。其《饮中八仙歌》是盛唐文士受魏晋名士风 度影响的一个最集中体现。“八仙”的个性、风貌特征以及嗜酒、高谈、傲视王侯等种种行为方式也以魏晋 名士以及《世说新语》为模仿对象,但其中的“狂”态又是典型盛唐式的。它的创作与此期涌现出的一批极 具名士风度同时又是新进士群体主要干谒对象的朝臣人物有着直接关系,置身风气之中的杜甫敏锐地捕 捉并以其生花妙笔记录下了这一独特的时代精神风貌。 关键词:魏晋风度;饮中八仙;盛唐;干谒;交游;《世说新语》 从开元盛世到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之乱”的爆发,政治、社会层面上的盛唐仅维持了四十年, 但它在文化、美学史上的魅力和意义却格外深远。这四十年间,蕴育出了被誉为唐诗巅峰的盛唐诗 以及孟浩然、李白、崔颢、杜甫等一大批神采俊发、任情率性的文士群体。尤其是后者整体上所呈现 出的清旷飘逸的风神更为前者增添了浪漫迷人色彩。关于盛唐文士独特人格特质和行为方式的形 成及其对盛唐诗歌艺术风貌的深层影响一直是学界历久弥新的话题,且已涉及到包括经济、政治、文 化、科举等在内的诸多重要视角。本文拟以杜甫及其《饮中八仙歌》的创作为中心对上述问题加以进 一步探讨,同时也进一步究明其在盛唐士人精神史上的独特认知价值。 魏晋风度,又称魏晋名士风度,始于汉末,至东晋达于顶峰,而又集中呈现于《世说新语》一书。 作为门阀政治实践与老庄哲学作用影响于士人精神人格之独特产物,魏晋风度的发生、内涵及其影 响大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行为层面,包括纵酒任诞、清谈品藻、谑浪啸傲等在内的种种任诞举止及 其递相模仿;二是精神层面,即藉由“雅量”、“清逸”、“简贵”、“潇洒”、“率性”、“自然”等一系列人物品 藻概念所建构起的独特人格审美范式和精神趣尚。自刘宋至齐梁,以门阀政治形态为凭依,魏晋名 士行迹和风度藉由《世说新语》的编纂以及诸家之注得以在上述两个层面迤逦相传。然南朝士人文 士气渐浓而名士气颇消,气象格局已不可同日而语。至盛唐文士,魏晋风度的上述两层内涵再次得 到一种高度仿真性、群体性、时代性的短暂复现。 盛唐士人对魏晋风度的接受大抵沿六朝之脉络,而首先体现为对纵酒樗蒲、使气任侠等种种外 在任诞行为的表层性模仿,如王翰(《旧唐书》作“王擀”)“少豪荡不羁,登进士第,日以蒲酒为事。并 作者简介:仲瑶,中南大学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湖南长沙410012)。 万方数据 56 文史哲·2017年第2期 州长史张嘉贞奇其才,礼接甚厚。瀚感之,撰乐词以叙情,于席上自唱自舞,神气豪迈”①。按捕酒之 事,汉以来颇多,然将其赋予率性任情等名士内涵的却只有晋人。一代重臣温峤,“位未高时,屡与扬 州、淮中估安樗蒲,与辄不竞。尝一过,大输物,戏屈,无因得反。与庾亮善,于舫中大唤亮日:‘卿可 赎我!’庾即送直,然后得还。经此数四”②。王翰的“日以蒲酒为事”,其直接渊源油然可窥。相比阮 籍的借酒避祸和穷途之恸,唐人更爱慕沉酣自放、颓唐快乐的酒徒山简,如孟浩然《卢明府九日岘山 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叔子神如在,山公兴未阑。传闻骑马醉,还向习池看。”岑参《与鲜于庶子 泛汉江》:“山公醉不醉,问取葛疆知。”山简也是李白最倾慕的酒徒之一:“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 头上白接蓠,倒著还骑马。”(《襄阳曲四首》其二)“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岘山怀古》)“落日欲 没岘山西,倒著接罱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鞔》。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 泥。”(《襄阳歌》)可以说,这种恣肆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