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中西部板块缝合带航磁特征-物探与化探
第 26 卷第 3 期 物 探 与 化 探 Vol . 26 ,No . 3
2002 年 6 月 GEOPH YSICAL GEOCHEM ICAL EXPL ORA TION J un . ,2002
青藏高原中西部板块缝合带航磁特征
1 1 1 ,2 1 1
姚正煦 ,周伏洪 ,薛典军 ,刘振军 ,张永军
( 1.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北京 100083 ; 2 .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100083)
摘要 : 在青藏高原上发现的几条板块缝合带 ,均能见到以基性超基性岩为主的蛇绿岩分布 ,它们中的多数在青藏高
原中西部 1 ∶100 万航磁图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按其分布特征大致可分为 3 类 ,供鉴别缝合带参考 。
关键词 : 板块缝合带 ;蛇绿岩 ;航磁 ;线性异常带
( )
中图分类号 : P63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89 18 2002 03 - 0 165 - 06
青藏高原位于北南两大古陆之间 ,历来以其巨 带上均发现有蛇绿岩套 ,它们具有相同的成因 ,即为
大的地壳厚度 、挽近时期的强烈隆升和独特的构造 构造侵位的古洋壳残片 。由于受到构造强烈挤压作
面貌引得地学界的瞩 目,尤其是随着板块理论的兴 用 ,地表出露的蛇绿岩已被肢解成构造断片 ,支离破
起 ,青藏高原被认为是研究大陆板块构造和动力学 碎 ,保存有完整的蛇绿岩层序组合的地质体不多 ,一
过程最理想的突破 口, 已被地质调查确认的板块碰 般仅出现部分岩石组合 ,无论产出和岩性都十分复
撞缝合带自北而南主要有 :西昆仑 —阿尔金 —祁连 杂 。其中以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蛇绿岩套保存最
缝合带 、昆仑南缝合带 、金沙江缝合带 、班公错 —怒 好 、研究也最为详细 。蛇绿岩岩石组合自下而上为 :
[ 1 ] ( )
江缝合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它们可能反映 ①变质橄榄岩 地幔橄榄岩 ; ②超基性基性堆晶岩 ;
( ) (
了特提斯构造域发生 、发展和消亡的历史 , 同时也是 ③席状岩床 墙 杂岩 辉绿岩 、辉长辉绿岩和粒玄
) ( )
青藏高原由北向南拼贴 、增生和形成的过程 。此外 , 岩 ; ④枕状玄武质熔岩 玄武岩 、细碧岩 和伴生放
( )
还有龙木错 —双湖 澜沧江 缝合带在测区内通过 。 射虫硅质岩 ,有的还夹有外来岩块 ,可与世界上典型
在陆陆板块发生碰撞的缝合带上 ,一般都有古 蛇绿岩剖面对比[2 ] 。
洋壳残迹逆冲侵位 ,形成以基性超基性岩为主的蛇 由于冈瓦纳古陆不断裂离和北移 , 向亚欧板块
绿岩和混杂堆积 ,统称蛇绿岩 ,沿缝合带断续出露展 俯冲 、碰撞 ,使之逐步向南拼贴 、增生 ,产生了规模不
文档评论(0)